吕布智囊陈宫:宁死不吃回头草的三国悲情谋士

在三国时期色彩缤纷的人物谱中 , 陈宫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角色 。作为一位著名的谋士 , 陈宫的经历着实令人感叹 。
张冠李戴捉放曹
一般而言 , 我们所了解的陈宫是《三国演义》“捉放曹”的情节勾勒出的形象 。经过京剧和各种地方戏的传唱 , 可谓家喻户晓 。戏剧中写的是曹操谋刺董卓不成 , 匆匆逃出洛阳 , 在中牟(今河南中牟)县被捕的事 。县令陈宫听到曹操说谋刺董卓是“为国除害”、要回家乡“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时 , 不禁大为感动 , 当即弃官与曹操一起出走 。出逃途中 , 曹操先误杀了吕伯奢的家人 , 后又杀了吕伯奢 , 并悍然宣称“宁教我负天下人 , 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因此判定曹操是个“狼心之徒” , 于是坚决与之一刀两断 。
事实上 , 上述情节带有很大的虚构成分 。历史上虽然有“捉放曹”一事 , 但并非陈宫所为 , 甚至自始至终都与陈宫毫不相干 。
当年 , 董卓上表朝廷推荐曹操担任骁骑校尉 , 欲与他共谋大事 。但曹操不愿与董卓同流合污 , 于是悄悄返回家乡 , 以图另举 。在东归途中 , 曹操路过中牟县 , 被一个亭长怀疑 , 送到了县衙 , 欲治他的罪 。一位功曹(管人事的官吏)认为 , 现在是乱世 , 难说谁好谁坏 , 不应随便拘捕行人 。于是 , 功曹就劝说县令放了曹操 。
历史上的陈宫与曹操的相识其实没有什么戏剧性 。公元189年 , 也就是《三国演义》里发生“捉放曹”的时候 , 陈宫还没与曹操有过接触 。191年 , 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时 , 陈宫才成为他的部下 。另外 , 曹操杀吕伯奢全家是在中牟被捕之前 , 而不是像《三国演义》写的在获释之后 。对于曹操杀人的原因 , 曾有很多说法 , 但无论哪种说法都与陈宫无关 。
那《三国演义》为什么要把“捉放曹”这件事加在陈宫头上呢?这是因为 , 历史上的陈宫与曹操的关系经历了“亲密合作一一刀两断一生死斗争”的过程 , 颇有典型意义 。罗贯中在精心撰写《三国演义》时 , 便采用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等艺术手法 , 巧妙地将陈宫拉进“捉放曹”故事中 , 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二人结识、分歧和决裂的经过 。这样就使陈宫成为表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有力陪衬人物 。
助曹与叛曹
历史上的陈宫虽然不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 但确有大功于曹操 。曹操自参加各地诸侯讨伐董卓的行动之后 , 积极向青州、兖州地区发展 。192年 , 兖州刺史刘岱在同黄巾军的战斗中身亡 , 兖州局势混乱 。陈宫借机四处游说 , 推荐曹操入主兖州 , 试图协助曹操成就“霸王之业” 。
这时 , 陈宫对曹操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 , 认为曹操是一位能够济世安邦、还天下以清平的英雄 , 故心甘情愿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一州的军民百姓托付给他 。
曹操入主兖州之后 , 采用陈宫的计谋 , 接连取得了对黄巾军战斗的胜利 , 先后收降卒30余万 , 男女百余万口 , 实力大增 。那时 , 曹操的谋士还不多 , 陈宫又以出谋划策见长 , 所以同曹操的关系比较密切 , 二人的私交也相当不错 。曹操对陈宫是非常欣赏的 , 而陈宫对曹操也很忠心 。当然 , 陈宫还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曹操一同成就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