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七是谁?乞丐头目王七为何被朱元璋封为逍遥王( 二 )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以长江中游为根据地的陈友谅亲率大军直逼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命大将张徳胜领兵拒敌 。张见陈军势大,为避其锐气,在上新河一带安营扎寨,坚守不出 。陈友谅与其相持日久,屡攻不下,以至军中严重缺粮 。陈友谅情急,命全体将士捕捉螺蛳充饥 。不几日,陈军丢弃在河边的螺蛳壳竟如小山一般 。由于螺蛳性凉,陈军以此为主食,士兵患肠疾者甚众,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陈友谅审时度势,便命士卒将桥梁拆毁,准备次日拔寨撤兵回老巢休整军队,以图卷土重来 。张德胜见陈军毁桥,知彼欲退,欲举兵反攻,但苦于无桥可用,而一时又征集不到许多船只 。正当张德胜一筹莫展之际,忽有亲兵来报,说帐外有一乞丐来献破敌之策 。张德胜深知山野之中亦有异人,不敢怠慢,忙亲出帐外迎接 。这乞丐正是王七 。是时他云游路过南京,听说朱元璋麾下战将张德胜正破敌乏术,便毛遂自荐,来献“锦囊” 。
张德胜在王七的建议下,传令三军连夜用陈军丢弃的螺蛳壳在河上搭了一座“螺蛳桥”,亲率守军反攻,大败陈军于此 。此次战役和同年进行的狮子山战役,为后来大明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朱元璋称帝后,为了使天下人信服明王朝的建立是顺应天意,对外谎称,说当年吴王(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时,连河里的螺蛳都自动来搭桥助战,南京“螺蛳桥”遂有此名并传至今 。因南京方言惯称“螺蛳”为“螺丝”,所以今上新河上的“螺蛳桥”又名“螺丝桥” 。
再说王七因破敌有功,张德胜曾多次想保举他为官,但王七不愿入仕途,他本想继续浪迹天涯,因突患足疾,难以远行,只好暂留张府中,这一留就是数年 。
朱元璋听到这里,立马散朝,命张德胜速将王七请来……
三、王七被封逍遥王
【王七是谁?乞丐头目王七为何被朱元璋封为逍遥王】王七与朱元璋昔日泪别于破庙,今日重逢于朝堂,若梦若幻,恍若隔世……
王七擦干眼泪对朱元璋说:“承蒙吾皇不忘故旧,王七今生死而无憾矣!”讲到这里,王七又回过头来,感激地对张德胜说:“吾足疾已愈,本想近日别公远行,不想惊动了皇上……”朱元璋见王七又欲“云游”,哪里肯依,极力挽留 。见朱元璋诚邀加盟,王七不忍拂了圣意,叹息道:“纵然吾皇不弃,皇恩浩荡,但王七乃一介草民,焉能入仕?”朱元璋说:“今日朕就封汝为逍遥王……”当天,朱元璋还大摆接风宴,款待王七,又召六部尚书作陪 。宴毕,朱元璋又宣崇山侯李新上殿,命他派人在南京三山门(今水西门)外茶亭东街为王七建了一座逍遥王府,王府的大门两侧书有一副对联,联曰:逍遥自在神仙府;天下贫民第一家 。王府的中门也书有一副对联,联曰:虽非高官冨贾府,却是藏龙卧虎堂 。王府建成后,朱元璋本想封王七当个知府,但怕百官心中不服,更怕坏了朝纲,便请王七暂时“委屈”一下,出任离京不远的丹阳县县令 。朱元璋又命张德胜做媒,为王七选一名门淑媛,择吉日完婚 。但王七生性散漫,不愿入仕,更无娶妻生子之念 。他虽然住在逍遥王府中,却经常外出吃“百家饭” 。这样一来,古城南京就发生了亘古未有的怪事:全城富贵人家都以能被逍遥王光顾为荣,纷纷派人去盛邀王七前去“讨饭” 。这事传到朱元璋耳中,他认为,王七已被封逍遥王,再吃“百家饭”有失体统 。但朱元璋又知王七非常“超俗”,难以劝转,便赐给他一个金碗,凭此金碗可自由出入宫廷,面见君王;还可随时到皇帝的御膳房,尽享口福 。我国民间有句俗语“捧着金饭碗讨饭”,即典出于此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赐给王七一方玉印,凭此印可周游天下,在各地府库支取银两,并可自由出入各级官衙 。如有轻视玉印者,当以违旨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