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中将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一并归为谴责小说) 。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间的遭遇和见闻,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揭露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在第六回《彻底寻根表明骗子穷形极相画出旗人》中作者通过吴继之讲述来自京城佣人高升的所见描绘出了一个穷酸落魄又极会摆架子装的很要脸面的旗人形象 。(注:旗人不能与满人划等号,旗人包含满族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因此旗人的一部分是满人,但旗人并不等同于满人,如: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原文节选
众所周知,有清一代,清政府禁止旗人从事农、工、商各业,当兵成为旗人唯一正当的职业 。按八旗制度,旗人成丁之后,可以补本旗内的兵丁缺额,旗内的一般兵丁按待遇分为三类:马甲、步甲、养育兵 。补上之后即可按月领取饷银和军粮 。因为旗人当兵是代代世袭的,不论天灾人祸都能按时得收益,而且粮饷待遇高于汉人的军队,又不需要经常出去打仗,所以旗兵的月饷被称为“铁杆庄稼” 。(例:老舍话剧《茶馆》中联防特务吴祥子向封建遗老松二爷所说“你们的铁杆庄稼不行了,我们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铁杆庄稼”)
1979年焦菊隐版《茶馆》旗人常四爷形象
当时只要有一人当兵,就可以保证一家人生活无忧 。按理说有了这“铁杆的庄稼”只要皇帝还在大清国还在旗人就不至于如此落魄与不堪,可事实竟如此打脸 。究其原因或有以下几点:一、长期安定的社会环境刀枪入库马放华山,八旗军队悠闲度日,优越的社会环境和生活让他们越来越懒散涣散,久而久之技艺荒废,娴长骑射、勇猛善战的民族特性却日渐丧失,战斗力也大为减弱,加之职业和驻地的限制,大多数旗人变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每日沉迷于吃喝玩乐、养鸟唱戏斗鸡走狗,吸食鸦片等 。二、旗人人口增长迅速,入关260多年人口额外增长了将近3倍,人口越来越多,但是能够提供的铁饭碗是有限的,不能吸纳快速增长的旗人人口,注定有很多人补不了缺、当不了差,成为无业游民,成了游民后固有的思维使之又不参与农工商等工作挣钱,光出不进生活越发拮据 。三、鸦片战争前后随着鸦片的大量输入民间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导致物价上涨,固有的“铁杆庄稼”购买力越来越弱,无以负担各类精神生活支出 。
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想当年,清兵入关区区几十万人便能征服大明王朝亿万人口,不得不谓之震撼,而二百年后八旗兵羸弱不堪,腐朽落寞,再无往日辉煌不说,往往战败以致割地赔款,积贫积弱贻害无穷 。正是应了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之说 。确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吴趼人创作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揭露了晚清七人的凄凉生活】
- 二十等爵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秦国要废除世卿世禄制而实施该制度呢
- 慈禧墓中的夜明珠到底流落在什么地方现在在哪里
- 金哀宗为了不想背上千古骂名的君主竟然将皇位传给完颜承麟
- 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为什么自己的二儿子却叫做姬发呢
- 历史上唯一姓郭的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姓柴的?
- 《庄周梦蝶》所说的不一定是个梦
- 庶吉士既没有没有官秩和俸禄为什么明朝的进士都抢着当呢
- 历史上小阿哥弘曕的生母谦妃,是雍正晚年最宠爱的妃子
- 王莽的脑袋为什么会成为三宝之一主要原因有几点
- 天朝田亩制度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最后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