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干,所以南阳何颙不禁盛赞他乃“王佐才也” 。他后来成为曹操麾下第一谋士,为曹操成就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劝说曹操要“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到力主“迎天子都许”;从官渡之战中激励曹操斗志,使曹操明白“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到战后劝曹操乘胜追击,扫荡河北;从出谋划策,主持政务,到荐举人才等等,均有荀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不世之功 。此乃曹操之所以能战胜群雄,统一北方的重大原因之一,重大推力之一 。但也正是这样一位屡立奇功,被曹操视为“吾之子房”的人物,最终却仅仅因为反对曹操进爵国公、加九锡一事,而被后者所逼,最终“以忧薨”,年仅五十 。我们不能不说荀彧的结局甚为悲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呢?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
一、动荡的时局决定了荀彧对政治集团的依附性
东汉末年,王朝统治腐朽,阶级矛盾激化 。一方面是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痛苦生活,纷纷揭竿而起,爆发起义;另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勾心斗角和权力争夺,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民不聊生,而且像荀彧这样的世族名士的政治、经济利益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他们生活已被打乱,急迫地希望尽快结束这种动荡的局面,找到一条能谋求生存、施展才华的出路 。但无奈的是,他们手中没有军队,也没有权势,既不能像军阀一样割据一方,也不能像贵族那样擅权一时,更不可能参加到其对立面的农民阶级的斗争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成大业”的人,在为之效力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愿望 。但我们要认识到,此时名士所选之人必为割据一方且有实力的军阀 。因为“此特求贤之急时” 。这些军阀固然欢迎名士的到来,希望这些才能之士能为其献计献策,压倒异己;但他们并未把名士真正敬为师尊,而是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中,凌驾其上 。如果名士有令其不满者,就很可能遭到责罚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如袁绍在向南方进军时,谋士田丰为其献策,而袁绍不从,反而“以为沮众,机系之”,将田丰囚禁起来 。后来袁绍战败,又自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反而将田丰处死 。可见,当时的名士也只是某一割据政权的附属 。他们没有自主权,生杀权柄都掌握在控制他们的军阀手中 。
当然,荀彧也不能例外,只能选择依附于曹操 。虽然曹操在诸多方面都听取了荀彧的建议,并赞美荀彧“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但他并非将荀彧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 。在曹操心目中,不管荀彧如何智慧超群,劳苦功高,仍旧是自己的下属,其生死决定权依然在自己手中 。因此,荀彧这种隶属性使他根本没有自主权,就连自己的生死也无法做主 。如果自己能顺应“上级”的意思,那么他还可以“保性命之期”,否则就只能听凭发落 。荀彧是有个性、有主见的人,他显然属于后者 。因此,这种动荡的时代和名士这一特殊的身份,决定了荀彧只能依附于某一政治集团,没有自主权,并最终造成其人生悲剧 。
二、荀彧根深蒂固的忠汉思想是其人生悲剧的最大症结
荀彧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所以有着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 。当然,这里的“君”自然是指汉朝皇帝,史称荀彧“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 。也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种希望重新振兴汉室的想法,所以荀彧最终选择了弃绍从操 。虽然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但荀彧以为绍不以汉廷为意,多有僭逆之举,并“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故弃而不顾 。曹操却在反董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决心,让荀彧颇为赞许;加上荀彧认为曹有雄略,有拯救汉室之力,所以他最终作出投靠曹操这一重要决择 。历史大全网
- 假如韩信拥兵自立汉朝将会出现另一个三国鼎立?
- 无崖子为何不传功给苏星河?
- 历史上不娶年轻貌美的女子只娶寡妇的传奇皇帝
- 三国第一女间谍貂蝉用了哪些手段迷倒董卓?
- 三国土豪张飞为什么曾被刘备骗光钱财?
-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梁子翁简介
- 揭秘:在小说水浒传中的第一花痴是何许人也?
- 三国名将赵云并非蜀国五虎将:其主要功绩在后期
- 揭秘三国好色第一人差点因女人而丢性命
- 武林外传中燕小六都干过什么事情竟然让看过该剧的人都对他心生一丝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