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为何屡次拒绝当宰相,却在这个时候同意了呢?史学家认为李泌之前坚决拒绝,主要还是避祸,而在朝中大乱的形势下,已经到了非李泌做宰相不可的地步了,所以他还是答应了 。
李泌做了宰相后,立刻开始忙碌,与他做隐士时判若两人 。他整顿吏治,一方面裁汰冗员,另一方面建置户部贮钱(贮备资金),提高了国家官员的俸料(薪水和配给,也就是增加公务员收入),还开创了手力课(加班费),所以满朝文武都非常高兴,大大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他还顺利处理了大唐和回鹘、吐蕃等的外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唐朝外交政策的主要决策人 。李泌等于一人兼任总长、外长、财长数职,非常能干 。所以史学家认为李泌的求仙问道,乃是在乱世自我保全的一种谋略,他为自己制造的神秘面纱,其实是一层保护壳 。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
【绝对君子的党争头目】
李德裕字文饶,今河北赵县人,出生于大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李栖筠、父亲李吉甫都是唐代著名大臣 。李德裕先后在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以及宣宗六朝任职 。李德裕是"牛李党争"里李党的领袖人物,因为党争的关系,他多年被排斥在朝廷之外,虽然在地方上做了不少贡献,但总受到压制 。
武宗时期,他担任了六年的宰相,帮助武宗讨平了泽潞五州,解决了回鹘叛乱,消除了宦官擅权问题,又限制佛教,是晚唐时期难得的有才华人物 。武宗去世以后,牛党又占据上风,他因此被贬到海南岛 。当时海南十分荒僻,不但他死在此地,其子除了李烨之外,都死在了海南岛 。
【君子也有可恨之处】
按照世俗的评价,李德裕绝对是君子 。但一般来说,君子可能很有作为,却不是生活中的好朋友,这与他们喜欢坚持原则,甚至到了不知变通的地步有关 。李德裕也有这方面的毛病 。
李德裕出生于官宦大家,交往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 。他认为世家子弟比经过科举考试的寒门子弟更适合做官,这一点,从经验角度来看也有一定道理,但要因此而否定科举考试公平选拔的意义,就显得过头了 。可惜李德裕认准了这一点,对科举考试百般挑剔 。
唐武宗时,一些权贵在科举考试中舞弊,被武宗贬到外地 。不少公卿子弟一时不敢去考试,李德裕当时颇能说上话,便对武宗说,科举太严格,有才华的世家子弟都不愿参加,而参加科举的寒门子弟,根本不知道朝廷的礼节规矩 。并要求废除科举,重新启用荐举制度 。
李德裕这样的言行,与他自己未参加科举,依靠家世直接当官有很大关系 。以其他道德层面来衡量,李德裕绝对是个风骨坦荡的人,甚至他的政敌私下里都钦佩于他 。但君子要是犯了错误,也更有杀伤力,因为人们会更尊重甚至跟随他的错误 。
【党争窝里没好人】
晚唐的一大政治问题为党争,尤以"牛李党争"为最,其中的牛是指牛僧孺,李就是李德裕 。李德裕无论在边庭担任节度使,还是在朝廷任职,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正义、公正感,都值得肯定,但一旦牵扯到党争,也往往失去了理智 。
李德裕担任宰相的时候,皇帝突然中风了,牛党官员郑注、王守澄知道一个好药方,送给皇帝吃,皇帝果然病好了 。王守澄趁机推荐自己人李训当官 。李德裕马上用李训曾经犯过错来反驳,并且悄悄打手势制止旁边人说话,没想到被皇帝看到了 。
【晚唐宰相李德裕:绝对君子的党争头目也是能臣】 武宗曾与李德裕谈论朋党的问题,讨论什么政治团体算朋党,什么不算 。李德裕说为了私利而勾结的团体算朋党,不为私利的就不算,因此孔子的三千学生就不算 。但李德裕自己与牛僧孺争斗时,很多时候都暴露了私利,有时甚至让人感到双方都处于一种负气状态,行为处事好似顶牛,完全不像朝廷大员 。
- 唐朝画家宰相阎立本:没有宰辅的才干却当了宰相
- 唐初宰相三朝贵戚萧瑀:隋朝国舅五度被太宗贬斥
- 唐太宗的宰相房玄龄趣闻:怕皇帝怕同僚怕老婆
- 一代权臣纳兰明珠:向朝廷举报自己谋反的宰相
- 史上历经四朝八姓十一帝的超级宰相是怎样炼成的
- 清朝名臣刘墉考:刘墉并非罗锅而宰相只是形容词
- 三国励志人物吕蒙:其后人在宋朝时候多任宰相
- 秦朝宰相李斯,为什么会被赵高杀害?
- 甘罗: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就官拜宰相的一代神童
- 山中宰相陶弘景:南北朝佛道双修的全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