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末代太子的悲哀
仁者可急中生智 , 奸诈之流也有临危之小聪明 。多尔衮很快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 那就是——让人指出太子是假的 , 以“冒充太子”之罪将太子杀掉 。
恐怕没有一个末代太子比朱慈烺更惨的了 。首先 , 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 , 由于他父亲崇祯风风火火地想把国家治理妥当 , 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其次 , 国破家亡后 , 他的下落又成为千古之谜 。一朝堂堂太子 , 竟无人知其生平下落 , 和一个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 让人在感伤之余也对崇祯有所愤恨 。当初 , 诸多大臣希望太子南下至南京监国 , 如果崇祯帝答应了 , 历史肯定将会改写 。
太子之下落
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 , 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外城 , 崇祯帝登上万岁山 , 举目四望 , 遍地皆是大顺军旗帜 , 北京城已非大明之土 。崇祯知大势已去 , 慌忙回到乾清宫 , 招来周皇后所生之太子朱慈烺 , 其年不过十六岁 。崇祯拉着太子之手 , 悲痛欲绝 。随后 , 他让两个儿子永、定二王和太子一同逃出京城去 , 以希他日“报父母仇” 。
朱慈烺泪流满面 ,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变故 , 他还没有马上明白形势的严重性 。与父依依不舍之情 , 使得永、定二位弟弟只好将其强行拉走 。
历史 , 确切地说应该是正史也就在这个时候于朱慈烺身上永远地定格了 。随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乾清宫 , 有关他的正史记载也一并消失 。似乎这个人的经历只不过就是从出生始到和父亲诀别的那一刻终了 。
但后人却不甘心 , 仍想从断简残篇里寻找出这位亡国太子的下落来 。于是 , 这位太子的从前已不重要 , 这位太子的才能素质、十六岁前的所经所历也不重要 。诸多人都把他的下落的寻找与猜测当成了研究这位太子的重头戏 。
关于朱慈烺太子去向的记载共有六种说法:一说被李自成杀死 , 或是杀于永平或是杀于北京;二说被李自成挟持出北京西行;三说被明太监高起潜收留;四说被外祖父周奎送交清廷处死;五说出家于广东阴那山灵光寺;六说“不知所踪” 。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编修明史 , 写到“崇祯太子时” , 带了点苦恼地说道:“今太子无踪 , 史臣执笔 , 其何所适从?”
但从当时北京城形势分析可知 , 太子是不可能轻易逃出城去的 。崇祯上吊于煤山前 , 李自成便将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城中人无一人可出入 , 即使是攻进北京城后 , 李自成也并未放弃对明朝廷官员们的围捕 。况且 , 崇祯太子身边已无人可用 , 无兵可使 。只靠他一人之力和两位柔弱的弟弟以及几位忠心的太监是难以成事的 。于是 , 其被李自成活捉便可作理所当然之事 。
据《石匮书后集·烈帝本纪》记载:(李攻进城后)内臣献太子 , 自成留之西宫 , 封为宋王 , 太子不为屈 。
《石匮书后集·太子本纪》谈到:李自成攻破京城后 , 太子被俘获 。见到李自成 , 李命其下跪 , 太子怒道:“我怎么可以向乱贼下跪?”李自成问道:“你朱家何以丧天下?”太子愤恨道:“不该用周延儒等奸臣 。”李自成道:“你还算明白 。”
太子凛然问李自成:“如何不杀我?”李自成道:“你无罪 , 我不妄杀 。”太子道:“既然如此 , 你依我三件事 。一不可惊我祖宗陵寝 , 二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 , 三不可杀戮我百姓 。”李自成答应了 。
- 文绣和溥仪离婚后有多惨?穷
- 史上既可怜又可恨的太子爷胤礽一生两次被废
- 弘历被密立太子,生母钮祜禄氏为何没成皇后?
- 古代皇帝为什么不让大臣来投票选太子?
- 末代皇后婉容的怪习惯夜间睡觉竟从来不关门
- 高颖罢相内幕:因为高颖是太子杨勇的得力臂助
- 孙权64时33岁太子去世揭开东吴大乱的序幕
- 揭秘: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太子?
- 史上最悲剧太子,等了几十年,刚登基三天就死了
- 宋高宗为何要用十个处女选太子?其中有何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