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鲁国时期的三桓是怎么消失在历史舞台的?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贵族,鲁国国君手里没兵、没钱、没权,几乎事事都要仰三桓鼻息 。鲁国宫室和三桓的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春秋时期 。鲁昭公被驱逐到齐国和晋国,鲁哀公被驱逐到越国 。孔子曾经要拆除一点三桓私邑的城墙,结果失败,孔子被迫周游列国 。
可是,到了战国时期,三桓却突然消失了,《左传》《史记》等典籍中都语焉不详,成了千古之谜,三桓是怎么消失的呢?
鲁哀公死后,鲁国的大夫们扶持哀公的儿子宁继位,其谥号为悼,这就是鲁悼公 。
悼公时代,三桓依然强盛,鲁悼公反而如小国的国君一样,比三桓之家还要卑弱 。
倒是鲁国祭祀先君活动仍在继续,同时,鲁国还增加了每年一度的祭祀孔子的活动 。每年春秋两季的第一个月的丁日,鲁国的君臣大夫们都要到城中的孔庙和城北泗河边上的孔子墓去祭悼孔子 。远在各地的孔子弟子们也都尽可能的前来祭祀,表达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
【揭秘:鲁国时期的三桓是怎么消失在历史舞台的?】孔子的三位弟子闵子骞、樊子迟和宓子贱是好朋友 。樊迟原来是季孙氏家的家臣,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来侵略鲁国的时候,冉求率领鲁国的大军御敌,让樊迟为车右将军 。鲁军不敢越过沟去和敌人决战,樊迟建议冉求带头过沟,冉求采纳了他的意见,身先士卒,带头越过深沟,和敌人决战,鲁军竞相跟从,一举大获全胜 。
孔子回到鲁国后,樊迟成为孔子晚年的弟子,在受教于孔子期间,有一次,他向孔子请教种植五谷和蔬菜的事,惹得孔子不高兴,被孔子斥为“小人” 。
樊迟勤学好问,求知心切,有一次,樊迟问孔子:“夫子啊,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
又问:“什么是智?”
孔子说: “知人 。”
樊迟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孔子解释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让他管理那些不正直的人,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 。”
“仁者爱人”最初就是从孔子和樊迟的对话中来的 。
闵子骞就是鞭打芦花的那位,他的继母给他用芦花做寒衣,而给后来亲生的两个儿子用丝絮做寒衣,闵子骞拉车时,冻得瑟瑟发抖,被父亲鞭打,一看寒衣里面是芦花,十分心疼,决定休妻,闵子骞不让父亲休了继母,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宓子贱曾经担任单父宰,他每天弹琴取乐,悠然自在,很少走出公堂,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 。孔子还有一个弟子叫巫马施,他后来在治理单父时,每天星星还高挂在天上时就出门工作,直到又是繁星满天时才下工回家,日夜不得安宁,事事都亲自办理,这样才把单父治理好 。
巫马施向宓子贱询问他能够治理好单父的缘故 。宓子贱说:“我的办法是凭借众人的力量,你的办法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依靠自己力量的当然劳苦,依靠众人力量的人当然安逸 。”宓子贱给后世留下了“鸣琴而治”的美谈 。
孔子去世后,闵子骞、樊子迟和宓子贱三人在曲阜守孝三年,之后,结伴来到棠地办学,棠地就是当年鲁隐公观看捕鱼的地方,现在称为鱼台,他们一起在这里传授孔子的学问和思想,有弟子数百人 。三人住的地方相距都在五里之间,被称为“五里三贤” 。
公元前454年(鲁悼公十四年)秋天,闵子骞、樊迟和宓子贱三人驱车一同去曲阜祭奠先师孔子,回来的途中,樊迟因为操办祭祀活动太劳累,加上路上淋了雨,染上风寒,不幸死于陶地,终年52岁 。在闵子骞和宓子贱的主持下,樊迟葬于他的故居樊庄村(现鱼台县樊庄村)西南一里许的济水北岸、武棠亭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