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鲁国时期的三桓是怎么消失在历史舞台的?( 二 )


也是在樊子迟去世的这一年,鲁国西边的晋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竟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
晋国和鲁国一样,也是姬姓国,始出于周公的侄子、周成王的弟弟叔虞 。当时是先封到唐地,后来迁徙到了晋水一带,把唐国改名为晋国 。
晋国从西周时期,就因为争夺君位,公族之间进行了多次血腥的屠杀,到晋国骊姬之乱时,晋献公却逐杀了诸公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国无公族” 。从晋献公开始,由于公族精英越来越少,不得不大量起用异姓大臣辅佐朝政,经过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晋国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史称晋国“六卿” 。
这六家卿大夫又互相争打,到后来,中行、范氏逃亡齐国,赵、魏、韩、智四家分掉了中行、范氏的土地人口 。
在晋国知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卿中,知氏的势力最大,其家主知伯在朝专权,他骄横跋扈,欺人太甚,竟然依仗权势向另外的韩氏、魏氏索要土地,韩康子、魏桓子害怕其武力,被迫各送给知伯一万户之邑 。
知伯又向赵氏索取土地,赵襄子因过去曾受知伯的侮辱而予以拒绝 。知伯就联合韩、魏两家,组成三家联军攻打赵氏 。赵襄子到自己的大本营晋阳防守 。晋阳城城墙高大坚固,府库器用充足,仓廪粮草实备 。
知伯率联军到达晋阳后,立即向赵襄子发动强攻 。赵军依托城墙工事,坚守了三月,联军始终未能攻克 。
知伯改用水攻的战术,切断所有出入通道,决开汾水灌淹晋阳城 。晋阳城内粮食即将断绝,形势极为严峻 。赵襄子在危机之时,采取分化瓦解联军的办法,用“唇亡则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两家与自己联合,共同对付知伯 。
韩、魏军秘密出动,突然决堤放水反灌知军 。赵襄子则亲率精锐部队从正面出城反击,一举大败知军,擒获了知伯 。
赵、韩、魏三卿索性杀死了知伯,三分其地,壮大了三家的力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后来,三家又驱逐了国君,也先后都得到了周天子的确认,从此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是战国时期的开端 。后来,司马光将这一历史事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笔 。
鲁悼公对孔子的弟子很重视,有若去世的时候,鲁悼公亲自来吊孝,子游担任丧礼的司仪 。有若就是那个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有子,有若的长相很像孔子,弟子们思念孔子心切,以为有若貌似圣人,想把有若当做孔子来敬奉他 。可是孔子的另一个高足曾子以为这事不靠谱,怎么能因为长得像就当做老师来敬仰呢?经曾子这么一闹,这事就作罢了 。
到了鲁悼公去世的时候,三桓根本不把国丧当作大事,还是该吃就吃,该喝酒就喝酒 。这时候季孙氏家族的掌门人是季昭子,孟孙氏家族的掌门人孟敬子,居丧期间,孟敬子天天喝得酩酊大醉,季昭子终于看不下去了,他就问孟敬子:“为国君服丧,应该吃啥样的饭,你知道吗?”
孟敬子说:“知道啊,应该喝稀粥,这是天下通行的做法 。”
季昭子鄙夷地说:“你还知道要喝稀粥啊?为什么现在有的人身上还酒气熏天啊?”
孟敬子打了一个嗝,没有半点不好意思,他自我打趣说:“但是,我们孟孙、叔孙、季孙三家欺凌国君是好多代了,也是出了名的,四方无人不晓啊 。要我勉强喝粥,使身体变得消瘦了,办不到啊!”
季昭子叹了一口气说:“也真是的,君侯在世的时候,不把他当回事儿,死了,也这么大不敬,是不是有点太过了啊?”
孟敬子依然开着玩笑说:“如果我那样戒酒戒肉,岂不更加使人怀疑我的消瘦并非出自内心的悲哀吗?那又何苦呢?所以,我还是照常吃肉喝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