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与阴丽华:辗转在政治夹缝中的爱情( 二 )


光武帝亦堂皇地表示,自己决不会因为个人感情而失天下公道 。他立即让郭后的次子刘辅从右翊公晋升为中山王,以常山郡并入中山国;作为刘辅的母亲,郭圣通就成了中山王太后 。
古代立储制度中嫡长继承的原则是巩固君权的重要手段,“所以重宗统、一人心也”,非有大恶于天下,太子之位不可轻易动摇 。如果一个君主因感情的偏爱而轻率地更换储君,那么太子制度也就名存实亡,只要身为皇子,人人可为储君,皇室又如何得以安宁,君权又如何得以稳固 。
建武十九年,易储之事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
郅恽早就洞察光武帝的心思,他悄悄告诫刘强:若久处疑位,必然上违孝道,下近危殆,不如尽早引咎退位,给光武帝一个台阶,避免出现令人难堪的局面 。刘强听从了郅恽的建议,向光武帝提出了退出太子之位、奉养母氏的请求 。光武帝犹豫了许久,终于还是顺水推舟,顺了他的“孝心”,让他退出太子之位,改封东海王,兼食鲁郡 。光武帝还在大庭广众称赞刘强的谦让之德,备加安抚 。
与此同时,阴丽华的大儿子刘庄被立为皇太子 。
刘庄原名阳,是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建武四年 。当时刘秀北征彭宠,身怀六甲的阴丽华陪伴在他的身边,在河北的元氏县生下了刘庄 。刘庄自小长得十分气派,面容方正,颈呈赤色,据说有尧帝之相,而且他非常聪慧,十岁能通《春秋》之义,是刘秀最宠爱的儿子 。
网络配图
建武十五年,刘庄被封为东海公,年仅十二;两年之后又晋爵为东海王 。由于光武帝的悉心培养,刘庄日益长进,他敬爱师长,内外周洽,颇具文韬武略,对军政之事也很有见识 。在光武帝下令度田之后,出现了“河南南阳不可问”的怪异现象,惟独刘庄的分析切中要害,一鸣惊人,足见他智慧超群 。
建武十九年,原武城发生了单臣、傅镇为首的叛乱,将军臧宫率领数千北军精锐及黎阳营的部队围剿叛军,因敌方粮谷丰足,顽强抵抗,官兵死伤众多,久攻不下 。光武帝召公卿询问方略,在座之人都以厚悬赏金为上策 。又是刘庄别出心裁,想出了一个欲擒故纵的方法:“乌合之众,难以持久,其中必有后悔者,只因陷于重围,无法逃走 。不妨网开一面,令其逃亡,逃亡则一亭长足以擒矣 。”此计深得刘秀之心,遂令臧宫撤围缓敌,敌众果然散走,汉兵遂乘胜进击,斩单臣、傅镇等叛军首领 。此事表现了刘庄的韬略,更坚定了光武帝的决心,让刘庄来继承千秋大业 。
值得一提的是,皇太子刘庄对郭氏家族的态度令人称道 。他对郭氏十分孝敬,视若生母,在阴、郭二人之间每事必均,丝毫没有偏向的痕迹 。刘庄对自己的异母弟兄刘强也充满了友爱之情,在感情上弥补了郭后母子被废的痛楚,稳定了皇室的内部关系 。
对于自己的妻子郭圣通,刘秀毕竟留有几分旧情,对郭家的三个兄弟也十分照顾,分别封侯晋爵,如郭氏之弟郭况就被封为阳安侯,晋升为大鸿胪,家族丰盛,号为金穴 。光武帝几次亲临其第,与公卿、诸侯、亲戚在那里宴饮,赏赐大量的财物 。建武二十六年,郭圣通的母亲去世,光武帝亲临送葬,仪式非常隆重,又让郭母与早年过世的丈夫合葬在一起,并追赠了列侯印绶 。
郭皇后退出后宫之后,知道她已永远失去自己的丈夫了 。她平静而又寂寞地过了十年,于建武二十八年病故,葬于洛阳北芒 。已近垂暮之年的刘秀对郭皇后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他诏令郭皇后的外甥郭璜娶了自己的女儿淯阳公主 。
网络配图
概括地说,光武帝废后易储之举终究未能摆脱政治婚姻的性质 。在战争结束之后,河北集团自行消亡,没有一个出自河北集团的功臣位居高职,郭皇后的政治背景已荡然无存 。而阴丽华人到中年还能进封皇后,不仅因为刘秀的感情向着她,还有一个强大的地方集团在支持她 。阴皇后所隶属的南阳集团于汉廷举足轻重,可以与之相抗衡的唯有西北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汉历史上,南阳的阴氏、邓氏家族,和西北的窦氏、梁氏家族,都分别贡献了二位皇后 。这八位皇后正是朝廷中几个官僚集团力量均衡的结果,尽管它们常常此起彼伏,甚至连根拔起 。郭皇后是唯一没有遭受幽禁之苦的废后,她已够幸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