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与朱高熙兄弟间的皇位之争:朱棣死后谁继位

选谁来继承皇位,朱棣一开始很是纠结 。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大儿子朱高炽,一个是二儿子朱高熙 。按道理说,在重视长幼观念的古代,大儿子本来就是合理的法定继承人,可是朱高炽身体条件不太好,生下来就是个残疾人,而且脑子也不太聪明,和朱棣比起来差远了 。
难怪老二朱高熙会心里不平衡,朱高熙不论相貌体魄,还是军事谋略,都远胜朱高炽,而且,在靖难之役攻打南京时,朱高熙立了很多战功,还曾救过朱棣一命 。
朱高熙跟朱棣一样孔武有力,有勇有谋,朱棣非常喜欢他 。相反,朱高炽不仅残疾,甚至连意志都不坚定 。更让朱棣不喜欢朱高炽的是,朱高炽太有仁爱之心 。进入南京后,朱棣大开杀戒,朱高炽没考虑时局的需要,硬着头皮劝朱棣手下留情 。朱棣渴望建立千秋伟业,需要一位非常强硬的继承人,朱高炽如此文弱,自然不讨朱棣喜欢 。可是,皇位一般都要传给长子,如果处理不好继承人问题,朱棣辛苦打来的天下,可能就会被别人抢去 。
因此,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即使是英明果断的朱棣,也甚是犯难 。自己不好拿主意,朱棣就去问群臣 。但是,关于这个棘手的问题,群臣也分成两派,一派是武将,一派是文臣 。武将中,大多来自靖难之役的功臣 。朱高熙在南京一战中立了大功,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再说,如果是一个爱好武功的人继承皇位,朱棣所施行的“军事贵族”制度就会得到沿袭,甚至发扬光大 。相反,如果让文弱的朱高炽继承皇位,他会提升文官的地位,消弱武将的重要性,因为他不喜欢动用武力 。
支持朱高炽的文臣以解缙、杨士奇、杨荣和杨溥等人为首,他们的传统观念很重,认为自古皇位都是由长子继承 。如果长子被抛弃,不仅不合惯例,有时甚至会引发国家内乱 。这批文臣大多遭遇过靖难之役,他们不想再遇到一次为了皇位的战乱 。而且,朱高炽的仁义之心也正是相对和平的形势下所需要的,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不论在朱棣还是朱高熙身上都是极其缺乏的 。
朱高炽有文臣支持,朱高熙有武将支持,彼此势均力敌 。手心手背都是肉,朱棣很是为难 。
幸好,朱高炽并非一无是处的人 。据说,太祖朱元璋对朱高炽就颇为欣赏,认为他性格温和,对政治也很感兴趣,不仅才气出众,而且行政能力也很强 。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手下只有一万士兵,却巧妙的组织了城防,并挫败了李景隆的有力攻击 。可见朱高炽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 。在关键时刻,他能担当重任,也会拿起武器,勇敢战斗 。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熙是先锋,功劳不小,但是,也不能忽略朱高炽守卫大后方的作用 。
另外,朱高炽还有一个致胜的筹码,就是他的儿子朱瞻基 。朱瞻基文武双全,深得朱棣喜爱 。朱棣最终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是考虑到将来这个孙子能继承大统,这样朱高炽只是一个过渡 。
太子之争落定了,但不代表皇位之争结束 。
【朱高炽与朱高熙兄弟间的皇位之争:朱棣死后谁继位】朱高熙都安排到云南驻守边疆,他心里一直怀恨在心 。他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本以为胜券在握,可是最终落空,实在不甘心 。后来他在朱棣面前装可怜,又被调回京城 。这下,他终于有机会施展拳脚兴风作浪了 。
不可否认,朱高熙整治人的手段很毒辣 。经过他周密的连环计划,朱高炽几经陷害,一度还被打入了牢狱 。凡是太子党的人,只有两条出路可走,第一是跟随朱高炽一起坐牢,第二是倒向朱高熙 。朱高炽最坚定的支持者为解缙和“三杨”等人,他们是文官的中枢力量,这也是朱高熙难以攻克的一道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