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败,曾国藩内心更推重左宗棠,而左宗棠更看不起曾国藩 。不久,曾国藩移兵江西,步入危地,又与江西官员相处不睦,处境极为困难 。左宗棠在与朋友的书信中,一直不忘津津有味地讥评曾国藩的表现 。咸丰六年十—月十四日致胡林翼信中说;“涤公方略本不甚长,而事机亦实不顺利 。闻有西安将军衔命来江之说,恐此后日益为难 。见与江西大僚构衅已深,倾之者多 。将来恐同归于糟而已 。”又说:“涤公(曾因藩)年来意兴索然,于人材罕所罗致,所部杰出者颇少 。”此外还有“乡曲气太重”、“才亦太缺”、“于兵事终鲜悟处”(皆致胡林信中语)等恶评 。说到极处,左宗棠更认为曾氏用兵呆滞,“非办贼之人”,以为曾氏之才不足以平定太平天国,要拯救大清王朝,还需要别人出手 。
骂归骂,左宗棠的大局观却一直非常清晰 。他十分清楚如果曾国藩彻底失败,天下大势将更不可为,所以一边讥评曾国藩,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对湘军加以救助 。当石达开突入江西后,左宗棠担心江西全局因此而溃,祸及湖南,他说:“吾为涤公(曾国藩)危,亦为吾乡危”,因此向湖南巡抚骆秉章建议迅速支援江西:“以时局论,固无有急于援江西者 。”在左宗棠的主持下,湖南派出刘长佑速带援军于咸丰六年初赶往江西,救曾国藩于危难之中 。后来又陆继派刘腾鸿、曾国荃、周凤山、王珍等军东援江西,并在接济军饷方面给了曾国藩以慷慨帮助 。两人的关系因此又多云转晴,重修旧好 。左宗棠的恶评当然或多或少会传入曾国藩的耳朵,曾国藩却没有过任何反驳或者辩白 。他把这些话默默地咽了下去,对左宗棠仍然一如既往地推重 。咸丰六年,曾国藩老弟曾国荃在湖南募兵,写信给哥哥讨教用兵方法 。曾国藩写信给他,让他多听左宗棠意见:“一听骆中堂,左季兄之命,敕东则东,敕西则西 。”可见他对左宗棠才干的绝对信任 。
七
曾国藩把左宗棠那些刻薄入骨的话全部默默咽下,这一方面是由于他过人的修养,另一方面,是因为左宗棠对曾国藩军事指挥才能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 。
毫无疑问,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流的军事家 。他用兵的长处在于大局观好,老成持重 。曾国藩做人以拙为本,在军事上,也以“结硬寨、打呆仗”闻名,他打仗第一要求是“稳”,在行军、扎营、接仗等各个环节,都力求先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兵法·形篇》强调:“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曾氏深得此旨之妙,他力戒浪战,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他行军打仗数十年,除一开始几次失手外,没有大的跌蹉,正是得力于此 。
但凡事过犹不及,脚踏实地固然是做事的基本原则,但是兵者诡道也,有一些特殊情势下,也需要敢于冒险,大踏步前进 。在这样的时候,曾国藩身上的弱点就显露出来了 。他从来不敢出奇兵,用奇谋,因此错失过许多好机会,许多时候事倍功半 。
比如后来在咸丰十年初,李秀成再破江南大营,苏州常州失陷的时候,本来曾国藩有迅速扩张势力,一举包围天京的可能 。当时苏浙两省大部都已经沦陷 。胡林翼写信给曾国藩,替他出主意,劝他不要再围攻安庆,而是趁苏省残破,旧有的文武大员下落不明之时,直接以能干任事的李元度、沈葆桢、李鸿章、刘蓉等人分领苏赣浙三省的巡抚等职位,利用这些地方的丰厚饷源供养军队,分南北西三路跳过长江中游,直接向南京展开包围 。应该说,这是一步奇招,多少有点冒险,却也有七成以上的胜算 。左宗棠对这个建议也双手赞成,认为江南大营的溃灭,给了湘军以大发展的极好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如果曾国藩听从胡林翼的建议,也许苏常沦陷以后的江南大局,不必要三年之后方能逐渐改观 。
- 揭秘李世民杀兄逼父夺位的玄机:李世民政变全程
- 揭秘:《隋唐演义》中英雄们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
- 为什么汉尼拔被誉为战略之父?他又有何独到之处
- 揭秘:三国历史中的周瑜和江东美女的乱世情缘
- 香椿吃前要焯水吗 吃香椿为什么要焯水
- 煮意面需要煮几分钟 煮意面为什么要放盐
- 芒果皮上有黑点可以吃吗 芒果皮为什么会变黑
- 我的苹果xr为什么是单卡
- 丝瓜为什么会有土腥味 丝瓜怎么才能去土腥味
- 著名思想家伏尔泰为什么如此推崇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