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军事:秦国军队当时号称步兵百万( 二 )


秦军的兵器无论品质或是生产力都比前代有长足的提升 , 几乎囊括了当时盛行兵器的所有种类 , 既有以往常见的戈、矛、戟、剑、弩、殳、钺和铜镞等 , 也有首次发现的长铍和金(吴)钩 。有些兵器上还有完整的铭文 。按其功能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短兵器 , 有剑、金钩;第二类是长柄兵器 , 有矛、戈、戟、钺、殳、铍等;第三类是远射程兵器 , 有弩、弓等 。这些兵器都是铸造成型 。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 , 另外还有微量的镍、镁、铝、锌、铁、硅、锰、钛等元素 。
古人在长期的青铜冶炼实践中 , 直观地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 总结出了“六齐”规律 。所谓“六齐” , 是对于六类不同的青铜器物采用六种不同的铜、锡配比 。对此 , 战国末期齐国人所著的《考工记》中关于“六齐”的记述 , 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规律的科学总结 。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觉地控制铜、锡成分配比 , 获得了性能各异并且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合金材料 。从出土的兵马俑各种青铜兵器的合金比分析 , 与《考工记》中的“六齐”配比基本相符 。说明秦国在当时已非常懂得吸收与利用他人的长处为己所用 , 并把这种配比规范化 , 如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剑 , 含锡量均在18%-21%之间 , 很接近中碳钢调质处理后的硬度 。
秦国军队当时号称步兵百万 , 战车千乘 , 骑万匹 , 所需兵器数量极为庞大 , 因而武器制造的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秦人的做法 , 就是让武器生产制度化 , 模具标准化和工艺流程规范化 , 并用法律加以约束 。《秦律十八种·上律》明确记载:“为器同物者 , 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 。”在秦俑坑中出土的所有同类器物都是如此 。如兵器中的铜弩 , 各个弩机上的同一部件都可以互换 。又如青铜镞的头部是三棱形的 , 三个面和三个棱被加工成抛物线 , 基本相等 。对镞的三个面放大20倍 , 发现同一个镞的三个面误差小于0.15毫米 , 不同镞的误差 , 小于0.2毫米 , 这样的精度标准是很高的 。与法律相配套的是推行“物勒工名 , 以考其诚”的奖罚办法 , 要求兵器上都要刻上制作年代、机构、督造者以及具体制作者的名字 , 这样工匠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肯定 。
俑坑中出土的兵器均未生锈 , 是因为当时已具备有效的防锈技术 。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技术分析 , 青铜兵器表面有一层铬盐氧化层 , 这种现象在兵器中普遍存在 , 说明这不是偶然因素造成 , 而是有意进行工艺处理后形成的 , 从而起到良好的防锈作用 , 使兵器光亮如新 , 锋利无比 。正是因为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下 , 秦王朝把当时最为纯熟的青铜制造技术运用到兵器生产上 , 才使统一六国战争有了足够的武器保障 , 并创造出兵器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
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所出土的青铜兵器 , 最让人着迷的——首先要数锋利坚韧的秦青铜长剑 。柳叶状剑身的秦剑 , 又细又长又尖 , 长度均在81~94.8厘米 , 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 。
秦剑
回顾中原铜剑的发展历程 , 剑身一断地加长 。当其初起之时 , 剑长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战国之际 , 长度普遍达到50~60厘米左右;战国晚期 , 一些剑超出了70厘米 , 最长达75、76厘米 , 秦代 , 关中秦剑的长度更上新台阶 , 超过了80厘米 , 最长者将近95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