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统一货币
秦始皇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
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今见秦朝权量,都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颁布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这种权量出土多,分布广,长城以外也有发现,可见统一度量衡是认真有效的 。秦始皇还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允许限度 。他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 。不过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制度实际上只行于旧秦,可能还有旧赵境内,东方许多地区仍以百步为亩,直到汉武帝时期为止 。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修驰道,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对于后世影响极大 。
土地制度
商鞅变法以后,按亩纳税,秦国的经济体制就全面转入“耕战” 。即重视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以农业生产支持对外战争,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 。同时由国家法令具体指导农业生产 。但统一全国后类似的制度似乎并未取得显著效果 。
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 。地主阶级凭借这个命令,不仅得以合法占有土地,而且可以用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 。土地被兼并的农民,不得不以“见税什五”的苛刻条件耕种豪民之田 。
户籍制度
早在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国就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 。后来商鞅规定,不论男女,出生后都要列名户籍,死后除名;还“令民为什伍”,有罪连坐 。秦律载明迁徙者当谒吏转移户籍,叫做“更籍” 。秦王政统治时期,户籍制度趋于完备 。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令男子申报年龄,叫做“书年” 。据云梦秦简推定,秦制男年十五(另一推算是十七)载明户籍,以给公家徭役,叫做“傅籍” 。书年、傅籍,是国家征发力役的依据 。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即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 。土地载于户籍,使国家征发租税有了主要依据 。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项内容,户籍制度也就远远超过“告奸”的需要,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 。秦置二十级爵,以赏军功 。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见爵制) 。爵级载在户籍,所以户籍也是人们身份的凭证 。
秦的社会组织相当严密,商鞅变法建立了“什伍连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国家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保证了赋税收入 。统一后秦国将此推广至全国 。类似的保甲制度和户口制度一直到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仍被当局采用 。
重农抑商
秦朝自“商鞅变法”后,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主要措施有:在集市收取高额的市场租金;在主要道路关卡收取高额的关税;对商人编商籍(类似工商登记);若商人破产则将被收编为国家苦役 。这些措施实施后,使得商人的可预期利润远低于农户,于是自由商人自行消亡 。
盐铁国营
秦朝的主要基础行业是盐、铁的开采和贩卖,秦朝令民间商人不得从事此类行业,而统一由国家行政官僚经营,负责全国各地的盐、铁开采和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