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 , 清光绪状元 , 民国初年农商总长 。出身农家 , 苦读成才 。因提倡实业救国、棉铁主义、村落主义 , 名驰中外 。对农、林、渔、牧、水利、气象、教育诸多方面之建树 , 多开风气之先 , 尤以垦荒植棉、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最着成效 。1917年中华农学会成立 , 被拥戴为名誉会长 。1985年曾在南京召开国际张謇学术讨论会 , 并成立张謇研究中心 。
小小“状元郎”
1853年 , 张謇出生在江苏 。3岁的时候 , 父亲就教张謇读《千字文》 , 4岁就送他到海门邱大璋私塾学习 。在这里 , 张謇学习了《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以及《孝经》、《论语》、《孟子》等传统幼儿读物 。
10岁的时候 , 张謇学习对对子 。有一天 , 老师对了一个上联“月沉江底” , 张謇很快就对了一个“日悬天上”的下联 , 老师听了非常惊奇、高兴 , 连说孺子可教 。
老师又起了个上联“人骑白马门前去” , 少年张謇一点儿没有思考 , 顺嘴就说了“我踏金鳌海上来” , 古代以脚踩金鳌头指代高中状元 , 所以后来张謇中了状元以后 , 那就更好像是个预兆了 。
迷信的父亲张彭年满心欢喜 , 仿佛儿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灿烂前程指日可待了 , 同时 , 这个小小“状元郎”的美名也不胫而走 。
不做盆中之景
【清朝状元张謇是怎样拯救国家的?张謇生平简介】父亲看到儿子学问长进很快 , 对他未来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充满了信心 。可是当父亲看到私塾的老师只让学生死记硬背 , 有时候连平仄韵脚都搞混了 , 就决定为儿子重新找更好的老师 。虽然张謇家境并不丰裕 , 但是父亲还是以重礼聘请了通州西亭镇的宋郊祁到家里来教儿子 。
宋郊祁是一个50多岁的老童生 , 一生以科举考试取中为目的 , 虽然屡试不中 , 但是在学问上毕竟自有长处 。他到了张家后 , 检查张謇作业 , 发现音训句读错误百出 , 就另起炉灶 , 重新让他学习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 。在平常的教学中 , 他认真教张謇音韵、训诂 , 张謇进步非常快 。
12岁那年 , 张謇写出了一首表达自己远大志向的诗《盆松》:山泽孤生种 , 谁将到此盆?青苍一撮土 , 蟠郁百年恨 。宿黛含霜气 , 创鳞见斧痕 。等闲怜托处 , 梁栋与谁论!
他把自己比作崇山深涧的苍松 , 而不是那供人观赏的盆景 , 因为只有山野的苍松才能成为支撑大厦的栋梁 。
冒名顶替的考试
15岁那一年 , 张謇参加科举考试 , 可是 , 他却异常沮丧 , 因为自己一旦跨进考场 , 自己就不是张謇 , 而成了如皋人张驹的孙子张育才 。
只因张謇祖上三代无人入学为生员 , 属于朝廷规定中的“冷籍” , 就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 所以张謇在考试的时候不得不冒充他人 。
进考场之前 , 父亲张彭年从远处找来 , 老远就冲张謇叫着:“育才!”
“我不是育才 , 我是你儿子张謇!”他大声地重复自己的名字 。
父亲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 , 父亲眼里滚动着泪花 , 说:“知道是我张彭年的儿子就好 , 为了能考取状元 , 我们只能这样做了 , 儿啊!”张謇的头深深地垂下了 , 父亲一把将张謇拥抱进自己的怀中 , “要考好 , 一定要考好!”父亲一遍又一遍地说着 。
- 清朝光绪皇帝一生经历简介光绪皇帝一生大事记
- 清朝的那点糊涂事:多尔衮的母亲为什么被殉葬?
- 2014年中国高考状元排行榜
- 清朝人结婚都有哪些习俗?清朝结婚习俗简介
- 清朝时有两个人崇洋媚外的卖国贼,说了大清的不好被全国人围攻
- 康熙年间禧妃是谁?清朝历史上有禧妃这个人吗?
- 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究竟则么样?比满语还好吗
- 袁世凯为何要称帝?其目的是为了挽救大清朝吗
- 历史上最奇葩的组织,元朝时要复宋,明朝时要复元,清朝时又要反清复明
- 在电报风靡全球的时候,清朝的电报发展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