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们看赵括:赵括自幼跟随父亲在军中,喜爱兵学,善于思考,颇有独到见解,赵奢也经常向他问计:一次,赵奢率兵攻齐城麦丘,久攻不下 。赵王限期一个月破城,赵奢无计可施,十分苦闷 。此时赵括献计,先是善待俘虏,通过俘虏了解到麦丘粮草不多的情况,然后给俘虏好吃好喝,把他们放了回去 。俘虏回去说赵军的好处,齐军将领认为他们动摇军心,把他们关了起来 。赵括又派人把粮食用抛石机抛入城中,结果麦丘军心、民心大乱,全部倒向赵军,不几日齐军将领便为众所杀,麦丘城破 。能使出这样的攻心战术,可见赵括绝非泛泛之辈,赵奢旧部对其心服,由来已久 。
据此分析,赵王换将,赵括已经是唯一选择 。
赵括的表现
最后,我们再看看赵括在长平的表现:
赵括到达前线之后,开始组织反击,收复失地 。白起见赵军换将,趁机提出决战 。赵国决策层的本意就是速战速决,所以赵括自然答应 。
当时情形:白起在西,赵括在东 。白起身后是沁水,河宽水深,水流湍急,赵括身后是丹水,河面也很宽,但水很浅,可涉水而过 。两军南为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为秦军所控制,北面是太行山脉,上面有几处关隘,秦赵各自控制几个 。整个战场就在这样一个盆地中 。
赵括为决战做了充分准备:他先是命皮牢(今山西翼城东北)赵军出击,控制沁水,然后挥师向东,与主力一起夹击白起 。赵括又命令驻守晋阳的赵军南下,保护皮牢赵军,并威慑河西空虚的秦国本土 。做好安排之后,赵括才率主力出击 。
决战开始,赵括大举进攻,白起军撤退到沁水东岸,背水死守 。然而,此时赵国的皮牢、晋阳两军却都被秦军挡住,没有完成赵括事先的安排,对白起的夹击没有形成 。于是赵括军屡次冲阵都无功而返,两军难分高下 。赵括见夹击态势没有形成,就想退回长平,但白起军死缠烂打,毫不放松 。就在两军难分胜败的关键时刻,赵军的粮食先耗尽了 。赵括只好丢车保帅,命一支赵军断后,掩护大军东撤回大本营长平 。然而眼看就到了长平,前方忽然出现一支秦军 。这是秦国援军,穿插至赵军身后,截住了赵军的去路 。此时白起已经追了上来,赵括反而被白起夹击了 。此时赵括只有涉丹水东撤,然而就在赵括刚到丹水河边时,意外发生了:丹水突然间变深了,无法徒步涉水而过 。原来,秦军另有一军挖渠引来了黄河水,一下子提高了丹水的水位 。就这样,赵括陷入重围 。
此时战场形势演变成了冲与堵的矛盾,赵括军拼命地要把秦军包围圈冲破一个缺口,长平、晋阳、皮牢的赵军也拼命向赵括靠拢,各路秦军则拼命阻击,另有秦军威胁邯郸,令后方赵军不敢来救 。秦军的劣势在于,一点被破,满盘皆输;而赵军的劣势则是粮草断绝 。
经过数日大战,赵军仍无法突围 。此时赵军早已无粮,战马也已经杀光,甚至到了杀老弱病残为食的地步 。赵括想尽一切办法,曾派刺客行刺白起,可惜仅仅刺伤白起,未竟全功 。赵括又从赵军中选出一个和自己相貌极其相似的人,穿自己的铠甲,打自己的旗号,率一军向晋城方向突围,而自己则率主力向长平突围 。秦军射死假赵括,以为赵括已死,于是对真赵括军进行招降 。赵括将计就计,率军诈降,而秦军也未完全放弃戒备之心,双方假受降真会战,最后一场恶战,死伤无数,赵军终因多日无粮,力竭而败,赵括死于乱军之中 。赵括死后,各路赵军群龙无首,这才投降,随后被秦军坑杀40万降卒 。
千古奇冤之赵括
纵观长平之战,赵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皮牢赵军未能控制沁水十分可惜,赵军自此就失去了获胜的机会,只能转而求自保 。而后来赵军的失败,原因无非是两点:一是粮草不济,二是兵力不足 。秦赵两军主力接战,赵括虽未实现自己的意图,但也始终不落下风,是因为粮草不济才被迫撤退 。而从兵力上看,秦军除主力白起军外,尚有多支部队,分别用于阻挡赵皮牢、晋阳军,穿插包围赵括军,挖渠引黄河水,阻挡赵长平留守军,威胁邯郸,另外在沁水、丹水之上还都有水面部队 。其中尤其穿插包围赵括军的秦援军,更是兵力充足 。而赵军除主力之外,其余各部都实力不济,能自保已经不错,难以对主力有真正的帮助 。
- 曹魏五大将之首:谁是三国正史中曹魏第一名将?
- 揭秘谋圣张良的千古之谜:张良为何不称王
- 南宋名将毕再遇的故事毕再遇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他的神勇被李清照誉为千古第一,最后自取灭亡
- 揭秘三国中最被低估的大将:力战关羽不败的徐晃
- 历史上的苏东坡竟然这样:将怀孕了的姬妾送人
- 用wod写论文,如何在文章中将引用的句子右上角用[1]标出,并在结尾参考文献里显示并注明出处?
- 南宋名将毕再遇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毕再遇
- 东汉末年名将夏侯渊战死之地在哪夏侯渊墓在哪
- 杨家共有多少位将领?杨家将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