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冤将赵括: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二 )


战事既开,首先要看看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秦军总数约有100万,长平一战,先后投入大约60万兵力,而且依照上一节所分析的,秦国士兵为争军功,奋不顾身,战斗力极强 。将领方面,秦国主将是武安君白起,白起乃是一代名将,莫说是在当时,就是在整个战国时代,都是数一数二 。赵国总兵力60万,长平之战投入大约50万,将领先是廉颇,后是赵括 。赵军强于骑兵,但骑兵在广阔平坦的战场作战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不利于在山川河流之间作战 。而秦军的步兵实力极强,胜过赵国 。因此,秦军无论是在人数还是战斗力上都占优 。
然而赵国却占了地利,上党易守难攻,赵军利用这一点与秦军抗衡 。赵军兵力、战力都不如秦军,提前接收上党就是看中地利之便,赵国当然要充分利用 。
因此,总体说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秦军占优,但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赵军并不是毫无机会 。
究竟是不是中了离间之计?
战争开始阶段,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与秦军交战几次,皆不利 。这也难怪,毕竟实力不济 。廉颇只好转入防守,深沟高垒,避而不战 。在这种情况下,秦军也没什么太多办法,只能靠着战斗力强猛攻硬打 。战争连续打了几个月,赵军的地利优势被秦军逐渐蚕食,变成双方各占一半,但秦军每前进一步也要付出很大代价,损失惨重,兵力优势被抵消不少,双方开始转入相持阶段 。
分析到这里,关键问题来了:按照通常的叙述,廉颇避战的方针是正确的:能打尽量不打,如果秦军非要强攻,那就利用地利优势尽量消耗秦军的兵力优势,这是实力相对较弱的赵军战胜强大的秦军的必要选择 。后来秦军在赵国散布流言,骗赵王用赵括换掉了廉颇,而赵括轻率出击,这才中了秦军的埋伏,全军覆没 。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苦战 。这时候比的是士兵的韧性、将领的耐心、不犯错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经济实力 。后勤保障能否跟上,才是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而这正是赵国最大的弱点 。前文我们分析过,秦国经过近百年的变法,经济实力--尤其是粮食储备--极其雄厚,而赵国处于四战之地,战事频繁,根本攒不下什么家底 。打这样的大仗,赵国起初几个月可能还支持得住,时间一久,真是耗不起 。何况,除了粮食供给,后续兵力也是大问题,秦军总兵力本就在赵国之上,而秦国周边的韩、魏等国对秦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太大的威胁,秦国不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已经谢天谢地了,秦国根本无须过多分兵防备 。而赵国剩余兵力要防备匈奴、魏、燕、齐等国趁火打劫,投入50万已经是举国之力,再也无兵可用了 。
所以,指望秦军犯错再出击,在理论上是完美的,但实际上不等秦军犯错,赵国已经撑不住了 。这个时候,赵王临阵换将究竟是不是中了离间之计,就很难说了 。赵王很有可能本来就想召回廉颇,换一个能速战速决的人 。若真是如此,也就无所谓中计不中计了 。
那么,赵王除了赵括之外,还有没有别的选择呢?
当时赵国军事人才着实不少,有赵奢、廉颇、赵胜、李牧、乐毅、田单等等 。长平战时,赵奢已死,其子赵括年少成名,在军中颇有威信,代替父职 。廉颇不必说了 。平原君赵胜长处一是后勤,二是外交,指挥作战却并非赵胜所长 。李牧倒是能征善战,不在白起之下,但李牧防备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入侵,责任重大,分身乏术 。乐毅过去战绩辉煌,但其时已经年老有病,无法出征 。田单也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但田单本是齐国人,其时刚到赵国不久,虽然颇受赵王礼遇,被拜为相,但毕竟还是一个客卿的身份,难以服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