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敬王司马恬第四子晋朝名将司马休之简介

司马休之(?—417年),字季预(《魏书》、《北史》作季豫),河内郡温县人,晋朝宗室、名将 。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魏中郎司马进的后代,谯敬王司马恬第四子 。东晋末年司马宗室之翘楚,曾任平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司马平西 。
桓玄将行篡逆,诛不附己者,遂奔南燕慕容德 。404年,刘裕诛除桓玄后,休之还建业,复为荆州刺史 。414年,刘裕发兵攻击休之 。司马休之、鲁宗之等反抗 。415年四月,刘裕击败司马休之四万军队,攻克江陵 。休之父子、鲁宗之等逃往后秦依附姚兴 。417年刘裕灭后秦,司马休之晋国宗室等向北魏司徒长孙嵩请降,月余,卒于军中 。有名马曰“扬武”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司马休之的遭遇折射出东晋末年司马宗族的命运 。
人物生平
弭乱受封
司马休之是谯敬王、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司马恬的第四子,其出生年月不祥 。年轻时就任高贵显要的职位,又因其兄司马尚之甚受当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倚仗 。
隆安二年(398年),司马道子采纳司马尚之树外藩以作屏卫建议,命王愉为江州刺史,并让他都督庾楷所辖的豫州四郡 。此举招来了豫州刺史庾楷的不满,上疏反对无果 。七月,庾楷转而鼓动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起兵讨伐王愉、司马尚之兄弟,同时南连荆州刺史殷仲堪、南郡公桓玄,共推王恭为盟主 。
王恭怀疑殷仲堪延期不出兵,于是先期起兵发难,接着殷仲堪以桓玄、杨佺期等为前锋率水军出发 。司马道子面对王恭诸军举兵,不知所措,朝廷以会稽世子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 。九月辛卯,统前将军王珣、右将军谢琰讨伐王恭,司马尚之抵御庾楷 。司马休之兄弟在此次平乱中各拥兵马 。己亥,三兄司马允之与庾楷子庾鸿战于当利,庾鸿败走,又在慈湖迎战庾楷将汝南太守段方,段方大败被杀 。乙巳,桓玄大破官军於白石 。玄与杨佺期又开到横江(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古渡口)时庾楷来投桓玄,司马休之长兄司马尚之等败走,二兄司马恢之所率的水军也被歼灭 。丙午,道子屯中堂,元显守石头;己酉,王珣守北郊,谢琰屯宣阳门以备之 。平定叛乱后,道子以尚之为建威将军、豫州刺史、假节,不久进前将军;司马允之为吴国内史;司马恢之骠骑司马、丹杨尹;司马休之就官拜龙骧将军、襄城太守,镇守历阳(今安徽和县) 。
隆安三年(399),司马元显趁机夺去父亲司马道子的权力,成为东晋朝廷的决策者 。司马休之兄弟四人作为戚属均受到倚重 。
历阳兵败
元兴元年(402)正月,司马元显下诏西伐桓玄,命其兄司马尚之为前锋,兄子司马文仲为宁远将军、宣城内史 。桓玄则率军顺江东下,到姑孰后就派将领冯该进攻历阳,拦阻洞浦并焚毁司马尚之的船舰 。司马尚之率九千兵布阵于浦上,又派武都太守杨秋驻横江 。杨秋却降了桓玄,司马尚之军队于是自溃,司马尚之唯有逃到涂中,后被捕杀害 。就在司马尚之兵败后,司马休之也率城中的五百军士出战,结果战败 。司马休之返回城中,携带子侄一起出逃 。
借兵后秦
兵败山阳
司马休之、高雅之、刘敬宣等一起前往洛阳,往来长安,各自愿以子弟为人质,向姚兴求援兵 。姚兴给他们符信,令其在关东募兵 。司马休之等募得数千人,再次回到彭城一带,又收聚义故 。桓玄遣孙无终讨伐冀州刺史刘轨,刘轨邀同敬宣、雅之等共据山阳,领兵前往破孙无终,不能成功 。又进入昌平涧,与孙战失利,众各离散,于是俱前往投奔南燕慕容德 。
落难南燕
北魏杀崔逞,陈留南变卦
隆安二年(北魏天兴初年,398),姚兴发兵侵犯东晋的襄阳戍,戍将郗恢派使者驰往常山王拓跋遵驻地,请求援兵,拓跋遵将此事报告给道武帝 。道武帝令崔逞和张衮替拓跋遵起草书信予以回答 。当初,郗恢在给拓跋遵的信里说“贤兄虎步中原”,道武帝认为这句话有悖于君臣的体统,就令崔逞、张衮在回信中也贬低对东晋君主的称呼,以此作为报复 。崔逞、张兖在信中竟称“贵主” 。道武帝大怒道:“叫你贬称他的国主来回敬他,竟然称呼贵主,如何比得上人家称贤兄呢!”于是赐崔逞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