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目录实践总结

目录的重要性 事物总是这样 , 一开始是非常简单的 , 但是随着项目需求量变大 , 事物就变得复杂了 , 甚至是不可控的 , 这里的复杂也是概念间相互关系复杂 。可是概念的精准定义是建立在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深度上 , 而且对需求的深度理解是需要天赋或者时间沉淀的 , 可能是理解力极强又或者需要5天甚至1一个月时间才能够理解到位 。如果概念定义精准了 , 并且清晰易懂 , 也不会存在复杂一说 , 事物变得简单了 , 那么这个世界也许就不会那么多痛苦了 。但是也不要消极 , 如果代码写起来很复杂 , 很乱 , 最大可能是自己对需求理解不到位 。这是真的 。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 , 也是为了赶时间在加上自己的基本功确实还是需要提高 , 写出了很多if…else语句 , 这样的代码是根本无法维护的 。最后还是把过程式的代码整理成了面向对象的代码 。这里并不是说面向对象的代码块好于过程式的代码 。后面之所以能够能够写好 , 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 , 对项目业务需求理解深了 , 自然而然写出来的代码就特别简单 , 清晰易懂 。可是 , 哪个公司又愿意给一个开发者这么多时间呢?一个业务逻辑需要迭代多次 , 才能把代码写到更好 。也许是高级工程师或者专家的话 , 就不会存在自己目前面对的问题 。
借鉴同事说的话:谁都不是一开始就做到最好的 。事物多了 , 那么就应该把事物进行归类整理 。23种设计模式 , 最后被归为3大类 , 构建类(创建对象的最佳实践) , 结构类(构建对象与对象之间 , 类与类之间 , 类与接口之间的组织架构关系的最佳实践) , 行为类(某个具体类的需要完成它单一职责的最佳实践) 。问题是一步一步出现的 , 是一个逐渐迭代的过程 。非常清楚地记得在项目实践过程 , 需要给某一类功能添加一个具体的功能 , 这样的情况一开始 , 是无法预测的 。当自己面对这样的问题 , 直接把代码重构了 , 就行了 , 不需要去责备和抱怨 , 能够遇见问题真的是缘分 。所以在写代码的过程中 , 不要想太多了 , 什么多访问一次数据库了 , 什么多了一次循环 , 没有必要 , 先跑起来 。解决办法就是:我们根本无需去焦虑未来 。淘宝的架构体系 , 也是从单机一步一步演化到服务化的 。最近一次项目实践中 , 在dto目录下就出现了失控情况 。于是对项目目录的一个标准做法做出总结 。如果自己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 也许永远也不会引起对项目目录结构的重视程度 。maven约定目录
.idea文件
不用管这个文件 。.idea文件存放项目的配置信息(版本控制信息 , 历史记录) 。
.iml
iml是idea的工程配置文件 , 存放当前的一些配置信息 。
mvc目录结构
com..
是公司名称
是项目名称
这是一个基础设置目录 , 存放所有基础设施文件 , 比如配置文件 , 枚举文件 , 异常文件 , 常量文件 , 注解文件 。存跟业务逻辑隔离开的文件即可 。
控制器 , 现在采用前后端分离 , 主要响应json数据到前端 。但是需要引入并获取到想要的数据 , 然后在把所有的需要的数据组装起来 , 最后响应的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