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6月,英王陈玉成因中叛徒苗沛霖之计而被逮捕,并被送往胜保军营 。临刑前,陈玉成说:"官军名将堪为对手者,一鲍二李而已",其中“鲍”指的是湘军名将鲍超,“二李”即是李续宾和李孟群 。从这句话中,鲍超毫无疑问是太平军的劲敌,湘军猛将中的一哥 。据史书记载,鲍超总共历经500余次战阵,身受108处伤,这在晚清史上都是很少见到 。
1866—1881年,左宗棠挥师西征,先是平定甘陕地区的叛乱,后则进入新疆迎击有英俄支持的阿古柏,收复失地 。不过,曾经与左宗棠并肩作战,一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鲍超却没有随军出征,而是仅仅招募兵勇在河北一带设防 。要知道,当时的西征军可是异常缺乏猛将,尤其是在刘松山阵亡于金鸡堡后更是如此 。那么,为何鲍超不前往左宗棠麾下效力呢?这很有意思 。
其一、鲍超不受左宗棠待见,两位合不来 。在晚清四大中兴名臣里,才华最出众、能力最强,也最心高气傲者当属左文襄公,左宗棠了!稍微了解点晚清史的朋友都知道,左宗棠既看不起曾国藩也瞧不起李鸿章,他才是真正的王者 。那么,左宗棠与鲍超关系如何?两者能展开合作吗?很简单,他们合不来,不好共事 。鲍超曾经在左宗棠麾下效力,共同前往福建和广东剿灭太平军汪海洋部,但因军纪与粮饷问题,两者闹得很不愉快 。在镇压东捻军时,刘铭传因贪功冒进而中埋伏,若不是鲍超率“霆军”前来增援,奋力杀敌,估计刘铭传早就命丧战场了!不过,李鸿章因偏袒淮军将领,反而说鲍超贻误战机;左宗棠也说他“居功自傲”,越来越不服从管教 。既然关系不和,若是一起共事岂不是很尴尬,弄不好会影响西征大局 。
其二、鲍超非两湖人士,不好融入西征军 。自从曾国藩组建湘军以来,国家的武装力量便掌握在地方实力派手中,军队的来源也主要是由将领在自己的家乡招募,部队番号也都是以直属将帅之名或字命名居多 。左宗棠为收复新疆,调动湘军六七万,其主要来源地是湖南、湖北,前锋主将刘长佑、刘锦棠既是湖南人,又是叔侄关系,与左宗棠可谓是老乡 。鲍超呢?何许人也,四川奉节人 。鲍超非两湖人士,对西征军肯定是指挥不灵,这对战局影响极大,左宗棠不会冒此风险 。要知道,鲍超可以指挥得动的“霆军”在剿灭捻军之后不久就解散了,他已无直属部队可调用 。如果是临时招募兵勇,组建新“霆军”,其战斗力也难以保证,而且还会增加军费开支 。
其三、左宗棠不想激化与李鸿章之间的矛盾 。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位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在曾国藩幕府共事期间也没多少往来,可谓是相安无事 。1864年初,李鸿章已经基本上平定了江苏地区的太平军 。此时,他拥兵六七万,洋枪三万杆,开花大炮上百尊,实力仅次于曾国藩湘军 。不过,李鸿章为了讨好曾国藩,拒绝出兵围攻金陵,以免抢夺曾氏兄弟的胜利果实 。有意思的是,李鸿章却进军浙江,与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抢功劳,两者矛盾尖锐化 。1874年,因“海防”与“塞防”之争,左宗棠与李鸿章再次闹得不愉快 。鲍超与李鸿章之间的关系则更不用说,简直就是死敌和仇人 。李鸿章先是为袒护部将刘铭传而栽赃陷害鲍超,后则以“糜饷”与“不听调动”为由,下令解散“霆军” 。所以,左宗棠不凑请朝廷使用鲍超为前锋主将,很有可能是不想激化与李鸿章之间的矛盾 。
其四、鲍超重病缠身,难以胜任繁忙军务 。作为晚清第一猛将,鲍超虽然只是中等个子,但却常常冲锋在前,悍不畏死 。1852年初,鲍超追随向荣追击太平军,在桂林城下大战萧朝贵,不幸被枪弹击中,回长沙休养几个月方才有所好转 。后来在与陈玉成作战时,右臂被滚木砸成重伤,前额也被打得流血,但依然不脱离战场,继续奋勇杀敌 。终其一生,身受大小伤总计108处,可谓是遍体鳞伤 。正因为如此,晚年的鲍超时常因旧伤复发而痛不欲生,如同风蚀残年 。大西北的条件异常艰苦,常年征战于此的将士若非体格强健者,恐难以胜任 。要知道,左宗棠为了收复新疆,可是抬着棺材去的,因为他身体也不好 。不过,左宗棠是主帅,统筹全局,不用上阵杀敌;鲍超是猛将,作为前锋就得拿着弯刀往前冲,怎能吃得消 。此外,军中事务繁多,鲍超身体又每况愈下,如何处置得过来呢!
- 邓九公为何愿意把如花似玉的邓婵玉嫁给土行孙?
- 八爷党和十四党都是雍正的死对头为什么没有不像杀老八一样杀他呢
- 天龙八部中乔峰为何要自尽?
- 明朝倭患频发,为啥清朝少了?不是因为清朝强大
- 为什么说鹿鼎记中的韦小宝生活不是在清朝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 如何炒四季豆不变色 四季豆怎么炒容易熟
- 柿饼能和山楂一起吃吗 柿饼不能和什么同吃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欧阳修:天生好色又放荡不羁?
- 李世民有几个儿子?为何最终选定懦弱的李治接班
- 羊肚菌不适合什么人 羊肚菌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