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宁静致远呢?

古人云:宁静致远 。
如果一个人在多数情况下都能拥有宁静的心态,他才能够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在事业的高峰上攀得更高 。
那么如何得到并维持内心的宁静呢?
- 1 -
《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
要想获得内心的静,源于心有所定,心有所属,心有所志;而“心定”的前提就是首先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人生目标,这就是“知止”,即孔子所说的“志于道” 。
“道”不是一般的人生目标,而是一种具有理想性的人生使命 。
一般人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得陇望蜀,欲望得不到收拢,心就不定 。
当有了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之后,心才能定下来,就不会被外在各种诱惑所吸引,不至于歧路亡羊、四顾茫然 。心定之后,才能做到内心的贞静 。
《大学》接着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够实现心安理得、心态安宁,才能够进行缜密的思虑、周详的谋划 。只有通过缜密思虑,周详谋划,事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
- 2 -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儿子丢了一块表,他一边抱怨,一边胡乱地翻腾着四处寻找,可是老半天也没有找到,于是气呼呼地出去了 。这时,父亲悄悄进了儿子的房间,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表 。
儿子问:“您怎么找到的?”
父亲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就能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
类似经历,我们可能都体验过 。稍一思考,马上就会发现宁静对我们是何等的必要 。
在传统文化中,佛教和道教关于静修的理论和方法很多 。宋明儒家吸收了佛道二教的内容 。但儒学与佛、道不同,它不是宗教学说,不主张通过退隐的方式去达到修身的目的 。
不管是佛教也好道教也罢,大都是要出家修行,一般是隐居名山大川,寻找一处静谧所在,修建寺院道观以避世修行 。
儒家虽借鉴佛、道很多静坐、静修方法,但在根本立场上却有大不同 。王阳明弟子王畿对此说得最为显白 。
作为王门翘楚,王畿在《悟说》一文中将身心修炼方式归结为三种:
一是通过语言文字;
二是通过静坐;
三是通过人情事变的练习 。
他说:得之于语言文字的好像是门外的宝贝,还不真正属于自己 。静坐也不是彻底的方式 。他打了一个精妙的比喻:“譬之浊水初澄,浊根尚在,才遇风波,易于淆动 。”
什么意思呢?
静坐是人为营造的一种静谧状态,比如僧人和道士的修行一般都远离尘世,躲在一个宁静环境中可得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而一旦脱离那种特殊环境,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
这就像要使一盆浑水变清,可以将其安静地放置若干时间,就变得澄清 。但这只是暂时的,一旦遇到风波摇晃,沉渣就会泛起,清水重新变成浑水 。
- 3 -
那么怎样才能彻底实现身心的修炼呢?
按照儒家的看法,那就是通过“人情事变”的磨练 。
这也是阳明学派特别倡导的“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方有益” 。在阳明学派看来,“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
其实朱熹虽重视静坐,但也仅将之视为方便法门而非根本方法 。他说:“圣贤教人,岂专在打坐上?要是随处着力,如读书、如待人处事、若动若静、若语若默,皆当存此 。”
也就是说,在社会人生的事事物物、方方面面去磨练修养自己,才是根本修养之道 。
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冲突、紧张和矛盾,就需在应对这些事务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去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对不良情绪的控制能力,养成内心的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