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成语,释义:背靠着水,比喻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意思是:韩信让一万名士兵在前面趟水过河,然后他带领大部队紧跟着冲杀出来 。背水一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 。
 
它也是孙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著名战役 。战争开始时,汉军不利,韩信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将精锐部队埋伏起来,派出小股部队诱敌深入,并设下埋伏,等到楚军全部进入包围圈时,再发动突然袭击,打败了楚军 。韩信的指挥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
 
但是,这场战役并非韩信独创,早在春秋末期,晋国的赵氏和智氏就曾经使用过类似的计谋,只不过没有韩信取得的效果好罢了 。
【背水一战】 
当年赵襄子率军攻打晋阳城(今山西太原),久攻不下,又遭遇瘟疫流行,损失惨重 。眼看着粮草告罄,难以支撑,赵襄子无奈之下,决定撤退 。
 
 

背水一战

文章插图
 
撤退的路线选择在晋水旁边,为了迷惑敌人,故意把渡口弄窄,让敌人误认为赵军要逃跑,纷纷抢渡,结果被淹死的达十分之七八 。这样一来,赵军顺利地摆脱了追击 。赵襄子乘船渡河时,又命令士兵把船只横起来,装作正在渡河的样子 。
 
追赶的楚军看到赵军的阵势,还以为赵军想要偷袭他们,便立即掉头回去,这时候,埋伏在两岸的赵军突然杀出,把毫无防备的楚军打得落花流水 。
 
从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知道,战斗刚开始时,如果对方没有发现你的真实目的,那么,你可以假装逃跑,引诱对手追击;如果对方识破了你的企图,那么,你则应该坚守不出,寻找机会给予致命一击 。
 
背水一战是古代兵家常用的一种战略 。《孙子兵法》说:“夫战,勇气也 。”所谓“勇气”,主要表现为敢于拼搏,敢于牺牲,因此,在激烈的战斗中,必须鼓足勇气,拼死向前,否则,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
 
另外,根据《孙子兵法》的规律,凡是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都懂得运用“避实击虚”的战略,在敌众我寡或者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