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传统印象的形成源自于《晋书》,这是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吗?( 四 )


司马懿这才开始告病退休,据说“爽、晏谓帝(司马懿)疾笃,遂有无君之心,与当密谋,图危社稷,期有日矣”,就是说曹爽有篡权的企图,这很可能也是污蔑 。但不管是真想篡权,还是只想擅权,或者变法改革收获成效,曹爽必然都会忌惮司马懿复出 。于是转河南尹李胜为荆州刺史,派他去向司马懿辞行,瞧瞧老头儿身体究竟怎么样,司马懿就此演了一出好戏,假装耳聋眼花,连粥都喝不进去了,让人感觉一转眼就会咽气——曹爽这才放心,“不复设备” 。
应该说,到了这个时候,司马懿肯定已经有了杀曹爽的心了,并且才开始隐忍 。只是不忍不行啊,对方大权在握,仓促动手就是个死哪!在生死之间,还肯挺胸冲上的,那是仁人、烈士,但退后半步,等待时机,也是不得已的策略 。
李胜窥探司马懿的动向,是在正始九年春季,然后不到一年,就爆发了“高平陵之变” 。
对于这场政变产生的缘由,历代有多种揣测,或说是忠君者对乱政者的绞杀,或说是世代老臣对悻进小人的攻击,或说是世家大族对曹魏宗室的反扑 。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没法将此事仅仅当作司马懿和曹爽二人之间的权力斗争 。
因为太尉蒋济、司徒高柔、侍中许允、尚书陈泰等多位老臣全都站在了司马懿一边,他们始终都只是司马懿的同僚、盟友而已,算不上党羽,所以这是两个集团之间的争斗,司马懿也并非铁杆的集团首脑,而只是临时推举出来的代表人物而已 。曹爽“乱政”,不仅仅司马懿忍了他很久,蒋济、高柔他们肯定也忍了很久,你不能把“忍”者的帽子单独扣在司马懿头上 。
而且实话说,这场政变风险系数很大,因为司马懿只是得到了皇太后的诏书,而皇帝本人还被捏在曹爽手里,司农桓范就曾经劝说曹爽“使车驾幸许昌,招外兵” 。曹爽要真这么干了,很可能引发曹魏政权的彻底分裂,中原大乱,混战不休,即便司马懿比曹爽擅长军谋,也未必能够很快便赢得胜利 。以后事前推,曹魏西部军团肯定是站在司马懿一边的,但南部军团的令狐愚、王凌等人就很不好说 。
所以这是一场“乾坤一掷”的大赌博,倘若司马懿果然擅长隐忍,他就应该继续忍下去,这并不是最佳发动的时间 。当然啦,除非司马懿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真的非常了解,已经料到自己活不太久了……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很复杂的,勇士未必没有畏怯之时,懦夫也难保不会被逼急了而绝地反弹,要给一个历史人物贴标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忍”这个标签,人生在世,谁还没有忍过么?必须得忍人所不能忍,才算是擅长隐忍的阴谋家 。
分析世传所谓司马懿三次忍,如前所述,忍曹操之压制,完全是子虚乌有、史料讹传,而忍诸葛亮的激将、曹爽的排挤,也还在一名合格的统帅与政治家合理行事的范畴之内 。要因此就给司马懿贴上“忍”的标签,除非这个“忍”字不是指隐忍,而是指残忍 。
在司马懿身上,残忍的个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他围攻襄平,“会霖潦,大水,平地数尺,三军恐,欲移营,帝(司马懿)令军中敢有言徙者斩”,为了取得胜利,完全不把士兵的死活当一回事儿;攻陷襄平后,“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以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
当初劝曹爽不要铤而走险,赶紧投降的时候,司马懿条件开得很优越,“事止免官”,还“指洛水为誓”,可是一转眼就食言而肥,“收爽兄弟及其党与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诛之” 。
后来令狐愚、王凌在淮南造反,图谋拥立楚王曹彪,司马懿将其击败后,先逼死王凌,然后“收其余党,皆夷三族,并杀彪”——曹彪其实很冤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