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链学院 | 高承实:数字法币是区块链架构中的血液和灵魂

今晚分享4个方面内容,即“数字经济和数字法币的关系”、“数字经济与区块链的关系”、“数字法币对链改的影响”,和“如何在数字法币体系下进行‘新链改’” 。分享围绕“数字经济”“数字货币”和“链改”3个关键词展开 。为此,需要对这3个关键词进行必要的解释和界定 。我们按照这4个方面内容一一进行,涉及到相关关键词的时候,再做相关解释 。
一、数字经济和数字法币的关系:数字法币是未来数字经济中各种要素的集大成者
在分析数字经济和数字法币关系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货币 。
(一)货币产生的两种解释
一般的教科书中,包括百度百科,将货币定义为“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这个定义已经内含了货币的三大职能,就是“交易媒介”、“记账工具”和“价值储藏” 。
定义听起来比较拗口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生活中没有货币会怎么样?或者反过来,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呢?
1.一般等价物理论
关于货币产生的第一种解释,大家可能会想到,就是我们教科书中所描绘的人类早期阶段的以物易物 。这种以物易物,从交易开展上来说极不方便,从交易对交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上也缺少一致性 。
不方便表现在方方面面,也包括不易携带 。不像现在,我们到哪里,直接带着手机就行,甚至只带着一张脸也可以,连手机都省了 。在以前还可以带信用卡带支票 。但在以物易物的年代,如果需要进行交易,就需要带上一件或几件具体的商品,这种交易的范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这也是在白银作为货币的年代,山西票号兴起的最主要原因 。还有时间方面的限制,因为有些商品或产品,是有一定的保质期的,过了这个保质期,这个商品或产品就坏了,没有交换价值了 。尽管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通货膨胀现象始终存在,但货币易于保存,可以跨越时间 。但在以物易物时代,今天带着几个西红柿去交换,如果交换没有达成,可能到明天西红柿就坏了 。
再有就是不同物品之间的兑换关系是不确定的 。到底是2头牛换3只羊,还是2只羊换3头牛,没有标准 。
还有财富的储藏问题 。我今天有几个西红柿,但我今天不想吃西红柿,如果能够交换出去,交换成易于保存的商品,那么,我的财富就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储存下来 。如果交换不出去,这几个西红柿就要坏在我手里了 。这在经济学上叫租值消散,白白浪费掉了 。
类似的事情大家尽可以展开想像 。这就是历史教科书和政治教科书上描绘的货币的起源 。由于这种方式非常低效,因此,后来人们试图找到其他一些商品,便于携带、易于分割、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等等特性,作为一般等价物 。虽然中间经历了以贝壳或其他一些商品作为货币,但最后全部都归结到了黄金和白银 。
2.债务理论
考古学从来没有发现以上以物易物的证据,反倒是有证据表明,货币的起源不是来自于以物易物,最后形成统一的通用货物,也就是通货,而是来自于欠条,也就是债务 。
张三有2头牛,张三想吃羊怎么办?不是拿自己的牛去换李四的羊,而是直接从李四那里借一只羊,打一个欠条,什么时候张三有羊了,再把羊还给李四,把自己的欠条要回来 。这种欠条,一开始只在张三和李四之间流通 。后来,随着交往逐渐扩大,李四需要交换王五的某件商品,就把张三打给李四的这个欠条,到王五那里兑换相应的商品 。随后,王五再拿这个借条,到张三那里或其他人那里兑换成其他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