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middo;题南京夷山驿】王清惠,原文及鉴赏( 二 )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一声长长的叹息:皇宫太液池中的荷花,原来娇艳无比,但今是昨非,已失去往日颜色 。这里以花喻人,指自己已失却往日容颜 。太液池,指皇宫的池苑,汉唐两代皇家宫苑内都有太液池 。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的诗句,唐玄宗时,杨贵妃常在太液池中洗浴 。但经过安史之乱后,明皇回到长安,景物依旧,但故人不在,令明皇无限感伤 。王清惠以劫后余生的皇宫里的荷花自比,是很符合她的嫔妃身份的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王清惠以此自喻的意思,表明自己立志保全名节的志气 。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此时的凄清飘零,自然使她想起往昔的荣华、欢乐 。玉楼金阙,雨露承恩,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春风雨露”,用花承春风雨露,喻指人得浩浩皇恩 。“玉楼金阙”,借环境渲染景象,从皇宫的富丽堂皇,渲染繁华生活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从写花自然过渡到写人,写自己在皇宫里受宠幸的生活 。“莲脸”二字,不仅说自己面容美如荷花,又照应前面的“太液芙蓉” 。美好的生活总是令人留恋的 。对旧日官廷无限眷恋之情,却反衬出此时的可悲 。通过文势上的跌宕 。写作者感情上的巨变 。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鼙鼓,军中所击的鼓,借以指军事行动 。白居易《长恨歌》中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忽然一声鼙鼓惊天动地,元兵汹涌而来,直捣临安 。使住在深宫里的高贵妃子,猛然发觉,一朝繁华已烟消云散了 。“忽一声”突如其来:“揭天来”,元兵的汹涌气势:“繁华歇”,则高度概括德佑之变 。“繁华”二字,既指繁华生活,也指逸乐时代 。
“龙虎散,风云灭”,由江山巨变,泻出胸中的亡国之恨 。南宋朝廷已经土崩瓦解,君臣流散,大势已去 。《易经》上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 。“龙虎散”,指南宋君臣溃散,“风云变”,比喻政治上的威势消失 。
“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 。”山河破碎 。人如飘絮 。这千古遗恨,凭谁诉 。“山河百二”《史记·高祖本纪》中讲关中险要谓:“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山河百二”喻指宋代江山 。虽“山河百二”,亦不足恃 。这是偏安于江南一隅的南宋王朝犯下的一个大错 。王清惠一个红粉佳人,能有词政治见解,亦属可贵 。
“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 。”词人从个人的遭遇写到国家的命运,又回过头来定个人目前的处境 。“驿馆”,是古代官办的交通站的旅馆 。“尘土梦”,说在旅馆里夜间做梦也是尘土飞扬的一派战乱场景 。这两句说明作者是羁旅途中 。飞扬的尘土意谓战乱景象 。宫妃们饥寒露宿,翻山越岭,驶向花的关塞,征途之苦可想而知 。
“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对王清惠来说,一位“晕潮莲脸君王侧”的皇妃,一朝沦为敌俘 。是忍辱求荣?还是保持节操?她仰望天空冰冷的月亮,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月里嫦娥呀,您容许我追随你,去过同圆缺,共患难的生活吗?
古人曾讲:“作诗,不可以无我”(见清袁牧《随园诗话》) 。诗乃诗人个性之写照 。词亦如此 。如东坡居士为人洒脱,不拘小节,其诗为豪迈一派 。柳永多出入市井,其诗则偏于婉约,写情尤多 。清惠的词,艺术个性较为突出,将其婉惜、悲痛、惊恐、凄苦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既可信,又维妙维肖 。文贵有情,这首词传唱良久之原因,盖由于此吧 。王清惠作的此词,又是其身分的反映 。王清惠毕竟是一位昔日受宠的嫔妃,一个弱女子,此时捏在敌人的手掌心里,能做什么?委身求荣非其所愿,出世而去过清静寂寞的生活,不也是一种反抗么?虽然软弱,但这种反抗不更符合王清惠其人的性格么?后来王清惠就去当女道士,了结了一生 。可见她写这首词时,也就是当她“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时,已经打定要脱离尘世 。对她而言,这样做实在唯一可行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