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与辛酉政变:慈禧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实际掌控清帝国权利长达48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百度博客其在”辛酉政变”过程中,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斗智斗勇,表现出一个弱女子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可圈可点,但却不被人提起,实在有失公允 。
1867年8月22日(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病逝于热河(今承德)行宫,遗命载垣、端华、肃顺和御前大臣景寿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瀚、焦祐瀛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改年号为“祺祥” 。同时规定分赐皇太后及天子的“同道堂”、“御赏”玺为下达圣谕的符信,一切军政事务由辅政大臣处理 。
由于皇太子年幼,“同道堂”实际上把握在慈禧手里 。据说,咸丰死前曾经问计于肃顺,肃顺引用“钩弋夫人”的故事,想以“杀母立子”来保证权利的顺利过渡,咸丰同意与否就不得而知了,总之现实是很严重的 。
咸丰往世后,“顾命八大臣”有些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开始把持朝政,慈禧危机日重,其一,儿子的皇位有可能不保;其二,“钩弋夫人”的故事有可能重演,自己的性命安危系于一旦 。于是,慈禧暗中联系在京的小叔子恭亲王奕訢,以奔丧之名,赴热河与两宫密谋政变之策 。奕訢领命后,旋即返京布置 。10月26日两宫太后偕幼帝载淳启程回京,肃顺护送咸丰帝灵柩后行 。
11月1日两宫太后抵京,即召见奕訢等亲王大臣,安排政变事宜 。越日,将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罢景寿等军机大臣职 。3日命奕訢为议政王,进军机处,并以桂良等五人为军机大臣 。7日改年号“祺祥”为“同治” 。8日诏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处斩,景寿、匡源、杜瀚、焦祐瀛褫职,穆荫遣戍军台 。东西两太后于11月11日在宫内养心殿的“东热阁”实行垂帘听政,从此,慈禧开始掌控清朝统治大权 。
因咸丰十一年是农历辛酉年,因此,此次政变称为“辛酉政变”,也称“祺祥政变” 。慈禧以垂帘听政把握清朝大权达40余年里,对外推行“和好”、对内重用洋务团体和汉族军阀官僚的统治政策,影响了晚清政局 。
有学者在讨论这段历史时,经常斥责叶赫那拉氏权欲薰心,一心想把握清朝的大权 。学者们的排斥心理,总给人慈禧政变成功有“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我们没有必要责备慈禧对权的渴看,对权利的追求,恐怕是人类的共性,莫说一个生活在深宫大内的皇后,你让她对贵为人龙的皇位毫无感觉,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慈禧出生于满州官宦世荚冬其曾祖、祖父、父亲均为朝廷命官,从小耳闻目染,深深了解权利对起家族的重要性,也造就了她不甘寂寞,总想要出人头地的性格 。有幸被选为秀女后,慈禧凭着其过人的灵气和运气,一步步成了大清王朝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假如不是咸丰帝过早的离往,她也许就在皇后的位置上,享受着人生的大富大贵,平静的走完一生 。
然而,命运却不是如此安排,就在她27岁那一年,皇夫撒手西回,她的命运再一次盘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先是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专权弄权,其子载淳的帝位恐有不保;还有那个“杀母立子”的密约,随时可能成为现实 。老话说:“母以子贵”,假如儿子被肃顺等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她这个做母亲的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出于母性的本能,也出于对自己生命的自卫,慈禧一定想的很多,但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保子保命 。此时,慈禧手中惟一的王牌就是那枚“同道堂”印玺,肃顺他们颁布的任何诏谕,不盖上这枚印玺,是不能生效的 。当时的清朝政局有三股政治势力,一个是以八大臣为首的“朝臣势力”,他们主要集中在热河;一个是以恭亲王为首的“帝胤势力”,包括他的兄弟和与八大臣政见相左的朝臣,他们主要集中在京城;最后一个就是由慈禧、慈安和太子组成的“帝后势力” 。
- 辛酉政变成功的原因慈禧是怎么获得胜利的?
- 辛酉政变中的恭亲王奕#18211;在辛酉政变中的作用
- 龙眼什么人不能吃 龙眼有什么营养与价值
- 龙眼酒怎么泡 龙眼酒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 海子《九月》原文与赏析
- 海子《我请求:雨》原文与赏析
- 苏报案怎么爆发的邹容与《苏报》的关系?
- 慈禧借10万,有个山西人直接豪爽说我给您30万两,不够了您说话。
- 周代诸侯国:鲁国的发展与灭亡
- 两宫太后谜案: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