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521年―549年9月15日),字子惠,小字阿惠 。北齐神武帝高欢长子,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生于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东魏权臣,政治家、军事家 。
高澄为东魏权臣高欢正妻娄昭君所生,自幼聪慧过人,严明有大略,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 。东魏建立后,先后为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京畿大都督、吏部尚书等职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十五岁的高澄入朝辅政,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确立了权威,在高欢去世后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 。高澄对高氏地位的巩固,东魏、北齐间政权的过渡贡献颇大 。高欢死后,高澄击溃叛将侯景,以反间计乱梁,拓两淮之地,收复河南,在短期内团结东魏统治阶层 。武定七年(549年),高澄完成夺取东魏皇位的准备工作,受魏禅前夕为膳奴所刺杀,年仅29岁 。
其弟高洋建立北齐之后,追谥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 。
高澄生平简介
【北齐高澄生平简介北齐高澄是怎么死的】年少宰相
北魏正光二年(521年),高澄出生于怀朔 。他自幼聪颖过人,能言善辩,十岁时曾独自出马为高欢招降高敖曹 。十一岁时以高欢特使的身份两次去洛阳朝觐孝武帝元修 。十二岁时娶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妹妹元仲华为妻 。当时高澄经常被高欢叫去谈论时事、政务,每次高澄都对答如流,并且详加剖析,丝丝入扣,令高欢极为赏识,从此让他参与军国要务的筹划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高澄自请入东魏朝廷辅政,并加领左右京畿大都督 。朝臣们虽听说高澄年轻老成,有风度、有见识,但总觉得他是个少年,心里并不服气 。当看到他驾驭全局,有胆略、有气魄,在朝堂上做宰相时听断如流,处理问题及时妥切,不由得个个心悦诚服 。元象元年(538年),高澄兼任吏部尚书 。
兴和二年(540年),高澄加大将军,领中书监,仍代理吏部尚书 。北魏从崔亮开始挑选官员就论资排辈,不按才能选取 。高澄废除了这一个制度,开始根据才能名望挑选官员,亲自写书征召各地有才学有名望的士子为朝廷效力 。当时品德好、有本事的人,都得到了提拔重用,有的一时安排不了相应的位置,高澄就将他们召为宾客,在自己府中供养起来,有时间便与他们一起游园娱乐赋诗,使这些人各得其所,各尽所长 。
自从河阴之变后,尔朱荣为了安定朝中人心,上奏滥封官爵 。赠荫一事,渐渐变得杂滥无章,平庸无能的官员动辄高官厚禄,被有识之士所非议 。武定年间,高澄开始纠正其过失,使得追赠褒扬渐有章法 。高澄推荐铁面无私的崔暹为御史中尉,严厉打击那些无法无天的贪官污吏,尤其是窃据高位的权贵,有许多人被绳之以法 。官场风气大有改观,人心为之一振 。兴和三年(541年),高澄在麟趾阁和群臣编纂议定了律法《麟趾格》,并颁布天下 。《麟趾格》是《北齐律》的蓝本,又是隋唐律法的直接渊源,影响一直波及后世 。
在高澄的主持下,朝廷将治国的政策书于榜上,公开张贴在街头,供天下百姓自由评论,发表意见 。对那些提出建议或批评时事的人,都给予优厚的待遇,即使言过其实或言辞激烈,也予以宽容,不加罪责 。由于百姓的称赞,高澄的威望更加上升 。在这段时期内,东魏与南方的梁朝关系比较和睦,双方的使节往来频繁 。然而,为了显示各自的“国威”,东魏与南朝梁的使节都竭力在言辞、才学方面争锋,常常出现热烈辩论的场面 。无论是梁使至邺城(今河北临漳),还是魏使至建康,都是如此,久而成为惯例 。高澄则乐于此道,每当设宴招待梁使,高澄或者亲自到场,或者派遣属下与会 。凡是东魏方面有所妙论、他都兴奋异常,为之鼓掌助威 。他也因此召揽了一大批文人学士.或罗致门下,以为宾客;或推荐给朝廷,出任各级官吏 。
- 北京故宫外貌 北京故宫外貌的描写
- 北京积水潭有哪些历史 北京积水潭的历史介绍
- 北魏元朗生平简介北魏元朗是怎么死的
- 北宋名相寇准的简介寇准是怎么计废太子的?
- 2019湖北高校名单一览表,68所本科,60所专科
- 湖南十大名校高中:雅礼中学32人上清华北大,你的母校在吗?
- 美国广告学大学排名西北大学上榜,第10称为美国政治家的摇篮
- 北齐废帝高殷是怎么的人历史如何评价高殷
- 河北一座古墓,守墓家族延续上千年,不肯说出墓主人
- 2017年5月P2P平台跑路名单:浙江6家,北京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