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悬疑:曹操的形象是如何变成白脸奸臣的?

在死后将近两千年,曹操依旧很忙,忙着在各种书里当“人生导师” 。人们已不再纠结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而是专注于如何“用好”这个人 。变化速度之快,功利性之强,也可以视作这个浮躁社会的某种缩影 。这个景象不要说曹操本人想不到,恐怕就连几十年前撰文为曹操翻案的郭沫若,也不会想到吧
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曹操是最具争议者之一 。对他的评价历来在奸臣和枭雄这两极中摇摆 。“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之类的话为他“招黑”无数,而政治、军事上乃至诗歌创作上硬邦邦的成绩也为他赢得了受人尊重的资本 。作为著名人物,历代对他的评价也同步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生态,很值得研究一番 。
1958年前 曹操是奸臣,“白脸”的代表人物
历史原因:《三国演义》中的奸臣形象影响深远
人们印象中,曹操是个坏人,这多半要拜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赐 。“拥刘反曹”的整体架构使得这部书把曹操定位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地位 。之后的几百年中,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各种文艺作品(戏曲、评书、小人书等)将曹操这种恶劣形象不断强化 。
然而,曹操的形象并非一开始就坏了的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是以魏国为正统的,从篇幅上就可看出:《魏书》一共30卷,《吴书》有20卷,而《蜀书》只有《魏书》的一半,15卷 。在描写上,他也对曹操尊敬有加,尊称并没有称帝的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而刘备、孙权则仅被称为“先主”、“吴主” 。陈寿还高度评价曹操为“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讨伐高丽途中,亲自写了一篇《祭魏太祖文》,肯定曹操的能力和功绩:“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 。”
对曹操评价的转差,是与国运、政局以及领导人的个性密切相关的 。简单说,当国运昌盛,政局稳定,国家由强人主导时,倾向于将曹操评价为“好人”;一旦国运衰败,国家面临分裂,乃至被迫偏安一隅时,曹操“奸臣”的一面便会放大 。例如南北朝时期,南朝人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就选用了一些曹操的负面材料 。
刚刚去世的袁阔成先生曾说过365回本的评书《三国演义》,很多人都是听着这部书长大的 。
到了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正值宋朝鼎盛时期,尊曹之意占据主流,书中也以曹魏纪年 。而到了南宋,偏安的境遇与三国时蜀国的遭遇达成了某种契合,“尊刘抑曹”的思想开始风行起来 。大学者朱熹就在自己的著作《资治通鉴纲目》中,抛弃了曹魏纪年,代之以蜀汉纪年 。
南宋之后的元朝,汉人被蒙古人统治,民间“反曹”情绪更甚 。到了罗贯中所处的明朝,“拥刘反曹”已成绝对主流,作为普及读物的《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坏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
文艺表现:曹操定义了京剧中的“白脸”脸谱
我们现在常说一句话:“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意思是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一个当好人,一个当恶人 。好人对应的是红脸,恶人对应的则是白脸 。这里边的红脸、白脸源于京剧的脸谱,或者更进一步说,来源于关羽和曹操 。
京剧脸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很多外国人当做中国的象征 。他们觉得通过脸谱的颜色就能分辨人物的性格、脾气、忠奸、善恶,很有趣 。有首叫《说唱脸谱》的歌,很形象地反映了脸谱的趣味:“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