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菌核病?

如何防治菌核病?
(1)症状识别主要在成株期发病,地上各部位均可发病,但最常见的是茎蔓、瓜条受害 。茎蔓发病,多在近地20~30厘米处,尤其多在头几朵花的残花处发病 。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迅速向上下扩展使病部扩大,有的可达10~20厘米 。病部生有白色菌丝层,同时还伴有水株发生,随之茎蔓部组织腐烂,在病茎表面和髓部形成少量黑色菌核 。瓜条发病多由残花萼处先发病,初呈暗色水浸状腐烂,向上蔓延至瓜尖直至整个瓜条 。瓜条病部褐色,水烂,表面长满棉絮状白色菌丝,3~5天后在菌丝层内长出黑色菌核 。菌核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多数菌核似鼠粪状 。一个病瓜一有菌核少则十几个,多则一百多个 。瓜条病部扩展至瓜条一半以上时,病瓜多半附落于地,少数悬于蔓上,最后失水成为僵果(图57) 。
图57 黄瓜菌核病1.病叶 2.病果(2)病原 (Lib.)de Bary称核菌盘,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病部产生的菌核鼠粪状、块状,大小不等 。菌核萌发,产生高脚酒杯状的子囊盘一个菌核般产生1~5个子囊盘,多者有20~30个子蔓盘 。子囊盘直茎多数5~7毫米,浅橘红色,其上密排子囊,子囊棒状,无色,内有8个子囊孢子 。菌除侵染瓜类外,还可侵染番茄、茄子、辣椒、莴苣、白菜等多种蔬菜 。(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 。混在种子间的菌核随播种进入田间 。第二年春天越冬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露出土面弹射散出子囊孢子,在空中飘浮移动,接触黄瓜即从伤口瓜条残花部侵入,引起发病 。发病瓜条的残花病后脱蕾,掉落在植株茎蔓、叶片上,也可引起茎蔓、叶片发病 。(4)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 采收后彻底清除田间,随之深翻地 。有条件的设施,在上茬收获后,可灌水闷棚1个月左右,可杀灭土壤中的大部分菌核 。采用地膜覆盖高畦栽培方式,阻隔子囊孢子释放 。在子囊盘出土期,勤中耕,松土,铲除出土子囊盘 。并且上午闭棚提温,下午放风排湿,创造不利于病菌萌发浸染的温、湿度条件 。

如何防治菌核病?

文章插图
②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 。可选用50%多菌灵可温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菌核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 。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每667米21千克喷洒,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1000倍涂抹茎蔓病发处 。
大豆菌核病有何特点?如何防治?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死秧子病、白绢病 。全国各地均可发生 。黑龙江、内蒙古为害较重,流行年份减产20%~30% 。病害严重的地块甚至绝产 。该病危害地上部,在大豆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造成苗枯、叶腐、荚腐等症状,但以成株花期发生为主,受害最重 。
大豆菌核病致病真菌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茎部或分枝产生褐色病斑 。湿度高的病斑上产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并渐渐形成白色不规则颗粒状菌丝团,以后变为灰色,直至最终形成黑色菌核,分散排列在病株茎部内外 。后期病斑组织破碎,露出木质部,严重的整株死亡 。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 。也能侵染豆荚,使荚内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严重时导致豆荚不能结实 。
大豆茎部形成的菌核圆柱形、鼠粪状或不规则型 。菌核落在土壤里或在病株残体以及混在种子内越冬,越冬后的菌核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的初侵染源 。子囊孢子通过风、气流飞散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 。再侵染则通过病健部接触传播或菌丝碎断传播,条件适宜时,特别是大气和田间湿度高,菌丝迅速增殖,2~3天后健株即发病 。菌核在田间土壤深度3厘米以上能正常萌发,3厘米以下不能萌发,在1~3厘米深度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菌核萌发的数量递减 。菌核从萌发到弹射子囊孢子需要较高的土壤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 。要求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27%至饱和水,过饱和不利于菌核萌发,却会加快菌核腐烂 。该病发生流行的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 。一般菌源数量大的连作地或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