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菌核病?( 三 )


药剂防治 。发病始期及时喷施农药防治,药剂可选用杀菌剂菌杀(25%氟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或者30%醚菌酯水剂1200倍液、或者40%嘧霉多菌灵1000倍液、或者护苗(苯甲丙环唑)1200倍液、或者根治(30%恶霉灵水剂)1200倍液、或65%烟酰嘧霉胺800倍液、或者50%啶酰菌胺1000倍液等叶面喷施 。视病情发展,确定喷药次数 。若连续喷药,2次喷药之间间隔7-10天 。生长早期需在植株基部和地表重点喷雾,开花期后转至植株上部 。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和10%菌核净烟雾剂是防治菌核病的常用药剂 。
仅供参考
怎么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
防治油菜菌核病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重点放在减少田间侵染、控制田间湿度,以减少发病 。药剂防治应抓住盛花期、子囊盘形成期和子囊孢子放射高峰期喷药 。
1.农业措施
(1)轮作和深耕旱地油菜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两年以上,水稻和油菜轮作防病效果最好,在条件允许时,油菜地应尽量远离头年的油菜地和堆集脱粒场地 。油菜收获后深耕,将带菌表土翻到土壤下层,以减少田间菌源 。
(2)平地窄畦和清沟排渍油菜地应搞好土地平整工作,地势低或排水不良的油菜地应特别注意整窄畦,防止渍水,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 。
(3)合理施肥重施基肥和苗肥,早施蕾薹肥,避免薹花期过量施用氮肥,促使油菜苗期健壮,薹期稳长,花期茎秆坚硬,角果发育不脱肥,不贪青倒伏 。一般在氮肥总用量中,基肥和苗肥占50%~60%,薹肥占20%~30%较好,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还能提高产量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倡施用酵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配施磷、钾肥及硼、锰等微量元素,防止开花结荚期徒长、倒伏或脱肥早衰,及时中耕或清沟培土,盛花期及时摘除黄叶、老叶,防止病菌蔓延,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发病 。
(4)适期播种在病区不宜过早播种,早熟品种适期晚播为好 。
(5)中耕培土在子囊盘发生期(一般在现蕾抽薹期)中耕1~3次,有掩埋子囊盘的作用 。培土结合施肥、中耕进行,培土愈厚,消灭子囊盘的作用愈好 。
(6)摘除病、黄叶和清除病残体在油菜盛花期到终花期,根据病情分2~3次进行摘除病叶和黄叶并带出田外,以增加田间通气透光,减少再浸染菌源,可减轻发病 。油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下年菌源 。
(7)选留无病种子在收获前2~3d剪取无病株主轴,干燥后将其角果中种子留种 。
2.选用抗病品种
用甘蓝型抗病品种代替白菜型感病品种 。选用抗、耐病品种,如秦油2号、中双4号、蓉油3号、江盐1号、豫油2号、滁油4号、甘油5号、皖油12、13、核杂2号、赣油13、14、油研7号、黔油双低2号、青油14、821、81004等 。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筛去混杂在种子间的粗大菌核,然后用10%~15%食盐水或10%~20%硫酸铵水或黄泥水选种,除去上淳的瘪粒和小菌核,将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 。
4.药剂防治
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实行药剂保护,仍然是当前控制菌核病危害的关键性措施 。在油菜始花期至盛花期叶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时,开始喷药最为适宜 。早在初花期以前,迟至角果发育期喷药,防病效果都会显著降低 。视病情喷药1~3次,每隔7~10dl次 。防治重点对象是长势好的油菜地、连作旱地以及低湿下潮地 。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菌核利(原名纹枯利)、甲基托布津或乙基托布津等 。多菌灵硼砂混配(25%多菌灵每667m2)用125g+11%硼砂(每667m2)用80g于油菜盛花初期(开花株率达90%)喷雾,防效82%,增产13%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