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继承编草案:让继承制度更符合百姓需求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题:民法典继承草案:让继承制度更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
新华社采访人员白洋
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后财产继承的基本制度 ,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
完善遗嘱赡养协议制度、修改遗嘱效力、增加遗产管理人制度……专家认为 , 拟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民法典继承草案更多符合市民处理遗产的实际需要 , 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 , 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 。
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民法典继承编草案:让继承制度更符合百姓需求

文章插图
我国现行的继承法于1985年通过实施 。30多年来 , 该法在妥善处理继承、避免或减少继承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但是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自然人的合法财产日益增多 , 社会家庭结构、继承观念等发生了新的变化 , 因继承引发的纠纷逐渐增多 , 而且情况越来越糟 。越来越复杂 。
从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部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 至2019年12月民法典“完整版”会议揭晓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法典继承 草案对现行继承法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 特别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心的遗产继承、赡养协议制度等问题 , 体现了鲜明的特色 。时代特征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 一些空巢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遗赠与赡养协议制度 , 让这些老人对“老”有法律保障 。
根据现行的继承法 , 公民可以与其支持者签订遗赠支持协议 。根据协议 , 支持者承担公民的生死义务 , 享有被遗赠的权利 。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组织签署遗赠和维护协议 。根据协议 , 集体所有制组织对公民承担生死义务 , 享有被遗赠的权利 。
民法典继承草案在此基础上扩大了赡养人范围 , 明确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赡养协议 , 由该组织或者个人负责自然的生与死 。义务 , 并享有遗赠的权利 。这意味着社会化家庭养老可能成为未来养老产业的新方向 。
时代的发展也使遗嘱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民法典继承草案在继承法规定的公证遗嘱、书面遗嘱、本人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的基础上 , 增加了纸质遗嘱和录像遗嘱为有效的遗嘱形式 , 符合当今社会的遗嘱立法 。生活现实符合科技发展的实际水平 , 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
注重体现真意
民法典继承编草案:让继承制度更符合百姓需求

文章插图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 , 如果有人想要更改已经立下的公证遗嘱的内容 , 只能到公证处进行更改 。因为根据现行继承法 , 亲笔遗嘱、代理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均不得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 。这一规定使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不方便改变遗嘱 。
为切实尊重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 满足人民群众处理遗产的实际需要 , 《民法继承法》草案不再规定公证遗嘱的效力优先;草案还规定 , 多份遗嘱内容相互矛盾 。是的 , 受最后遗嘱和遗嘱约束 。
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也是民法继承草案的一大特色 。如果继承人遗弃死者、伪造或篡改遗嘱等 , 情节严重但确实有悔改表现 , 死者事后表示宽恕或在遗嘱中明确将其列为继承人的 , 继承人不会失去继承权 。
民法典继承编草案:让继承制度更符合百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