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 offer

offer(要约)【要约 offer】offer,中文意为“要约”,是指当事人提出条件与对方签订契约的意向 。发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受领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 。
基本介绍中文名:要约
外文名:offer
释义:当事人提条件与对方订契约的意向
offer在法律上一般翻译为要约,指当事人一方提出订约条件,愿与对方订立契约的意向表示 。《》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可见,要约的内容必须确定、完整,要包含契约的主要条款 。同时要约对要约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 。《契约法》还规定:如果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根据《契约法》的规定“要约”就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契约的意思表示 。这个意思表示应当内容具体确定,并且要约人一旦作出了承诺,就要受到意思表示的约束 。根据我国《契约法》规定,契约经一方要约,另一方承诺即告成立 。要约与要约邀请在法律性质和法律后果上明显不同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契约的条件 。希望对方能完全接受此条件的意思表示 。发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受领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 。①要约的条件:a.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 。所谓“具体”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契约成立的主要条款 。如果没有包含契约的主要条款,受要约人难以做出承诺,即使做出了承诺,也会因为双方的这种合意不具备契约的的主要条款而使契约不能成立 。所谓“确定”,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则无法承诺 。b.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契约的意图,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拘束 。②要约的效力 。《契约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自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契约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 。需明确一点,到达是指要约的意思表示客观上传递到受要约人处即可,而不管受要约人主观上是否实际了解到要约的具体内容 。例如,要约以电传方式传递,受要约人收到后因临时有事未来得及看其内容,要约也生效 。③要约的失效 。要约发出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要约人不再受原要约的拘束:a.要约的撤回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b.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受要约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明确能知要约人不接受该要约 。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 。有关契约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d.要约中规定有承诺期限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对口头要约,在极短的时间内不立即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则表明要约的失效 。e.要约的撤销 。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B.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契约作了準备工作 。④要约撤回与要约撤销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时间的不同,要约的撤回是在要约生效之前为之,即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而要约的撤销是在要约生效之后承诺作邮之前而为之,即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⑤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a.要约邀请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而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契约的意思表示;b.要约邀请不是一种意思表示,而是一种事实行为 。要约是希望他人和自己订立契约的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c.要约邀请只是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在发出邀请要约邀请人撤回其中邀请,只要未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邀请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以下四个法律档案为要约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 。对价(consideration)原本是英美契约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一方为换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诺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代价或得到该种承诺的承诺 。对价:指当事人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 。《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 。”如果一方当事人提供不符合双方认可的对价,不仅构成民法中的违约责任,在票据法中也被认为是无对价,只有在事后追认同意的,才构成对价 。含义:是一方被赋予的某种权利、利益、好处、或利润,或是另一方承担的容忍、损害、损失或责任 。对价内涵对价从法律上看是一种等价有偿的允诺关係,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对价就是利益冲突的双方处于各自利益最优状况的要约而又互不被对方接受时,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的妥协关係来解决这一冲突 。换句话说,在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由于经济利益调整导致法律关係冲突时,矛盾各方所作出的让步 。这种让步也可以理解为是由于双方从强调自身利益出发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 。对价需要符合的条件1、对价必须合法2、对价须是待履行或已履行的对价,而不能是过去的对价3、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既存义务不能作为对价4、对价须是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但价值上不一定相称5、对价必须来自受允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