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机制,利他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包括哪些

利他行为机制,利他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文章插图
利他主义是伦理学的一种学说 。一般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 。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孔德首先把这个概念引进道德理论,并以它作为他的伦理学体系的基础 。以后又为英国的斯宾塞等所采用 。孔德认为,人类既有利己的冲动,又有利他的冲动 。所谓道德,就是使前者从属于后者 。又说,利他又必然以利己为基础 。利他主义,只局限于超阶级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回避了道德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没有也不可能规定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因此,利他主义实质上仍然是从利己主义出发的资产阶级道德理论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已经包含并远远超过了利他主义的道德内涵,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再使用利他主义的概念 。
所谓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 。
利他主义,不管是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 。产生原因可能是多重的 。
对于一般动物而言,产生利他主义情结的原因可能更多地是出于本能和遗传,当然也不排除它们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而导致利他的可能性 。从总体上看,动物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发达理性和计算能力;所以,动物中的利他主义更多体现为一种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 。
但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一方面,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属性,所以,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利他主义,并不排除来自本能和遗传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人类又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人类社会的利他主义,又带有强烈的社会属性 。由于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所以,人类利他主义的本质属性应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而非在人的自然属性方面 。
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看,利益追求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所以,利他主义的实质在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并且应是长期利益博弈的一种均衡 。
达尔文(C. Darwin)曾经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 。这一观点已经被当代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E. O. Wilson)所证实 。例如,斑鸠母亲在看到一只狼或者其他的食肉动物接近它的孩子时,它就会假装受伤,一瘸一拐地逃出穴窝,好橡翅膀折断了一样 。这样,食肉动物就会跟踪它,希望进行一次比较容易的捕食 。一旦老斑鸠将敌人引到安全距离之外,它Fy就会一飞而走,斑鸠母亲的策略常常成功 。但有时侯也会失败,失败的话就会被敌人吃掉,它虽然牺牲了自己,却保护了它的物种,使小鸠有可能活到成年,繁殖后代 。人类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例如,一个家庭、国家或民族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其中少数的勇敢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因此,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假设,利他行为有遗传机制 。
所谓社会规范就是行为、态度和信仰的模式 。这些模式是社会组织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认为是适当的行为准则 。一般来说,社会中的个体面临着必须遵守这些规范的压力,如果他们违背了这种规范就有可能遭到社会排斥或各种各样的惩罚 。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特别重要要的社会规范有前述的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 。
按照传统的学习理论,利他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强化而建立的 。当儿童帮助母亲干家务活,,将好吃的东西给别人,或在别人难过时试图进行安慰,父母可能会用赞扬的话、糖果甚至钱来奖励他们,父母对他们的赞扬就是一种社会性强化 。同样,如果儿童不愿意帮助别人则会受到父母的指责甚至惩罚 。按照学习理论,儿童将重复那些已经得到过奖励的利他行为,并去除自私的行为,这就是强化的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