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外

编制外【编制外】编制外招聘是指招聘单位不给予被招聘人员编制,即聘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临时工 。如学校招聘实习教师,事业单位招聘临时工作人员等 。
定义编制外员工和编制内员工相比,不仅难以实现“同工同酬”,在社会保障、向上发展等方面也难以享受到平等待遇 。事业单位员工分为编制内外,这种状况在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法院、检察院、媒体、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有的事业单位,编制外员工数量甚至超过编制内员工,承担着主要的业务工作 。但是,干得再多、再好,如果没有编制,其处境还是非常尴尬,通常和编制内员工没法比 。收入差距是一方面,此外还难以享受到编制内员工完整的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障、落户口,评职称、向上发展也往往得不到平等的机会 。一个编制,意味着一份财政拨款 。一个事业单位有多少编制,不是单位本身能决定的,每增加一个都要花很大功夫 。何况,各级编制部门对事业编制的总原则是“精减”,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大的职能变化,扩编几乎不可能 。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乾脆通过大量招聘编制外员工来控制用工成本,用一份编制内员工的钱去养活三到四个编外人员,即使有了新的编制,其编外员工也很难转正 。国企如果说事业单位用工“双轨制”受制于编制有限,那幺企业用工“双轨制”则没有任何制度限制,但仍然在各大企业普遍存在 。新人/老人,正式工/劳务工,固定工/临时工,不同身份的员工,採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甚至在同样岗位上乾同样的活儿,待遇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计画轨”中的职工,仍带有“铁饭碗”痕迹,劳动契约形式化,实质上享受的是终身僱佣,企业通常无法辞退职工,福利报酬接近平均主义,仍有内部退养制度 。“市场轨”中的职工,劳动力流动性很高,採用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僱佣关係没有保证,福利报酬主要与企业利润和个人表现相关 。但是,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双轨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造成了员工福利、社保方面的不平等和员工个人发展方面的不平等 。特别是随着用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企业中“市场轨”员工数量接近并超过了“计画轨”员工,如港口、造船等行业,“市场轨”员工已占到50%以上,倘若还沿用老办法,必然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