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 六 )


隶书

文章插图
隶书《鲜于璜碑》 邓石如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因避仁宗琰讳,遂以字行,改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 。他出身寒门,九岁便辍学谋生,后经寿春书院山长梁闻山介绍,结识大收藏家金陵梅镠,在梅家居住八年之久,期间,尽读所藏秦汉碑拓,金石瓦当等,心摹手追,笃志临习,每日早起,研磨盈盘,至夜晚墨尽始寝,寒暑无间,梅府八年,给邓石如艺术打下了坚实基础,是其艺术历程的重要时期,后至京师,得大学士刘墉赏识,声名益振 。其书兼善各体,隶书成就最大,作品结体严整,具金石气,篆刻刀法苍劲浑朴,成就斐然,影响甚广 。就书法功力而言,邓石如是清代书家中用功最勤者,笔能扛鼎.章法结字也很完善,然而由于学养和艺术天分的限制,其作品中不免流露出一些匠气和黑、大、光、亮时弊的痕迹 。隶书面貌更多的是唐人气息.在汉人的精神把握上,不如其他诸家,种种缺憾,其作品不能说是高格,乃功力型书家,形而下的上品 。伊秉绶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 。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 。迁员外郎,曾为广东惠州知府、扬州知府,喜绘画、治印、工诗文 。着有《留春草堂诗抄》 。伊秉绶的隶书给人如对高山,如仰大贤的感觉,其面貌可用正、大、简、拙四字概括 。“正”即正格 。一方面是隶书创作发展史的正脉与主流风尚,同时也有人格精神层面的因素 。从伊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颜真卿精神、风格面貌的隶书再现 。人格的力量支撑着他的艺术风貌,磅礴壮严庙堂气的背后是一个磊落善政的廉史,书格即人格在其身上得到了最佳诠释 。“大”不仅指作品体积,更多是指作者的气格与气象 。“简”是伊氏书法的明显标誌,也是他自觉的审美追求,结体方正,分布均匀,用笔平铺直叙,淡化了波挑,蚕头燕尾等等一些隶书的装饰用笔特徵 。作品给人以明朗、直截的印象 。单纯而不单调,笔简而意足,这是伊氏的能耐 。一种提纲挈领,以简驭繁的能耐 。他的标誌还体现一个“拙”字,用“成拙方为巧,入愚始见奇”这句话对应伊氏艺术再恰当不过了 。这是艺术高层面的审美境界 。代表作品隶书的代表作品分别是,唐代隶书历来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平分秋色 。其中韩择木列四家之首,其隶书代表作是《祭西岳神告文碑》 。史惟则,人称“史侍朗”,代表作是《大智禅师碑》 。而蔡有邻、李潮鲜有作品传世 。此外,唐代隶书作品,着名的还有徐诰的《嵩阳观记》,唐玄宗的《石台孝经》等 。自唐以后善隶者往往不以其隶书见称,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 。清代多出篆书大家 。如桂馥、吴大徴、邓石如、钱坫商代篆书在商代铭文中,出现了肥瘦相间的笔道,说明当时已经使用毛笔并有了提、按运笔的意识 。同时,甲骨文时期的篆书也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格,书法中雄浑、精细、奇恣等美学範畴已经初露端倪,这标誌着汉字书写在商代就已经上升为艺术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採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统一文字政策,定小篆(传为李斯所创)为正式文字,至此,秦系文字遂成为中国书体的正宗 。小篆有齐整匀圆的特点 。存世的《琅琊台刻石》、《秦山刻石》等可代表小篆风格 。两汉开始,随着隶书的发展,篆书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仅用于特别庄重和特别需要加以美化的场合 。汉代的篆书主要是用于书写碑额 。三国的吴国虽有《天发神谶碑》,但笔法方折,虽称篆书,却已近于隶 。唐代的李阳冰是以篆书出名的,但由于人少学识,篆书的格调并不高 。直至到了清代,篆书艺术才又得以中兴 。秦以前以篆书为主要书体,后在运用过程中世人深感诸多不便,遂加整理使之简略,改曲画为直画,变圆转为方折,成为快速、易写之新样式,此即隶书 。东汉是隶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作品蔚为大观,美不胜收,达到了隶书艺术的高峰 。古隶盛行,篆书形迹渐稀,至汉代隶书又完全摆脱篆书笔意,革新古隶,使之“波磔披拂,形意翩翩,用笔为藏锋逆人,逆入平出,翘首举尾,直剌邪掣” 。笔画粗细相交、轻重相应、多有蚕头燕尾,字形也多由长方而变为方扁 。为区别秦隶,故称:“汉隶” 。因其汉隶之波磔向左右分开,如八字分背,故又称“八分” 。隶书又名“分书”亦皆由此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