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四 )


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文章插图
周代土墩墓群此次发掘引进了埋藏学的概念,根据土墩墓的埋藏特点用“剥洋葱”的发掘理念,凭藉考古层位学还原青铜时代江南土墩墓营造的全过程,清理出痕迹清晰的船棺葬具、石床及木构的人字形窝棚式墓上建筑,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是江南土墩墓考古的里程碑! 其最主要的学术意义在于它廓清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土墩墓的模糊认识,同时也为土墩墓的源流、分期、分区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土墩墓向心结构的首次发现为深入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新资料 。极其丰富且具有明确层位关係和打破关係的出土器物无疑将成为江南土墩墓的分期标尺!发掘使江南土墩墓自上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首次以其明确、翔实、可靠的田野考古学资料确立了自身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地位,对研究商周时期中原文化和土着文化的关係、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进程等重大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推动江南土墩墓的保护提供了最新的价值判断和学术支撑 。汉代聚落遗址基本信息时代:汉代发掘地点: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领队:刘海旺简介遗址位于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地处黄河故道 。2003年夏在内黄县南部黄河故道疏浚硝河河道时发现 。2004年,当地水利部门为避开已发现的汉代庭院遗存,于原开挖渠道南约50米处重新开挖新渠,施工中,又发现了2处汉代庭院遗存 。在遗址内已经发现了9处汉代庭院遗存,清理工作涉及 4处,而其中只有两处庭院的布局揭露得较为完整 。发掘清理面积总计约9000平方米 。遗址出土陶器、瓦当的字型、纹饰特点及出土铜钱表明,遗址大致形成于新莽后期,该遗址应当为当时的一处农业闾里或聚落 。已发掘庭院均坐北朝南,方向大致相同;主房屋顶均全部使用筒瓦和板瓦 。推测这些庭院的所有者或居住者应为当时的普通农民 。而其中一处庭院内房屋较多,正房使用“益寿万岁”瓦当,它的所有者,当时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较多数量的实用石器出土,说明该处庭院内居住的人数也较多 。
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文章插图
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究竟是什幺原因,让一个活生生的农家庭院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年且保存完好?很早以前黄河一直被称为"害河",在西汉末年,黄河几经泛滥,根据发现的这些迹象刘海旺推测,这可能是一次大规模的黄河泛滥,整个区域被黄河淹没,但是庭院并没有遭到洪水的直接冲击,在洪水缓慢上涨的过程中,庭院因浸泡而坍塌 。从而才有了这个保存完好的庭院遗址 。该遗址首次再现了汉代农业乡里的真实景象,为研究汉代的基层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绝好的实物资料 。所揭示的汉代中下层民众生产、生活状况的庭院与生活环境,填补了考古学研究的空白 。首次发现的大面积汉代耕作农田遗蹟,也为研究汉代农耕文明、耕作制度及土地分配製度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这些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民居建筑实物遗存,对研究汉代一般民居建筑及其工艺技术等也提供了新颖的实物资料 。同时,也会为黄河河道变迁等黄河水文史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考古资料 。梁带村两周遗址基本信息时代:西周发掘地点: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领队:孙秉君
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文章插图
.
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