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电话诈欺图片——有人打电话称,您的家人在某地生急病或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让您把钱打到××银行账号上 。支招:接到这类电话时,您一定要核实清楚事情的真相,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以免不法之徒利用您对身边人的感情,实施诈欺 。诈欺第8招——“您好,您的朋友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您拨打×××收听 。”支招:不要回拨电话 。在这种情况下,当你拨打收听时,那您的话费余额一定会直线下降 。诈欺第9招——“我在外地出差,我的手机很快就没有话费了,麻烦你帮我买张充值卡,再用简讯告知卡号与密码 。”支招:接到这样的电话或信息,一定要核对好对方的真实身份,不要为了心急帮朋友,不小心中了圈套 。申明一点,手机在全国各地的运营商处都能充值!诈欺招第10招——“您好,这里是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费这几个月共多收了×××元,如确认退费请按……”支招:类似的电话接到后,您只要认真查看一下来电号码,就可识破骗局 。诈欺第11招——“低值充值卡出售,本公司与电信制卡部门联合推出手机卡充值,100元面值的38元低价促销,诚招各地代理经销商 。”支招:如果你收到这样的信息,请不要被低价与利润所诱惑,因为不法之徒往往会利用这些诱饵骗你上当,遇事多问为什幺,可不可能,最好向客户服务中心落实后,再加盟也来得及 。诈欺第12招——如果您接到未知的电话号码,或响过两下就挂断的电话,一定要当心,不要随随便便回复 。支招:在一部分0941、0951开头的号码中有一类是加值的付费电话,市民在接到这两个号码开头的电话或陌生来电时,一定要小心核对再行回复 。诈欺第13招——如果您接到不熟悉的电话,对方自称为您好友,并让您猜其身份,请不要跟他捉迷藏了,直接问他是谁,如果是您的好友,简单核对一下就清楚了,您的朋友也不会责怪的,但却防止了上当受骗 。——对打着上级领导身边工作人员的旗号、要求您帮忙处理领导个人事务的电话 。支招:对这类电话,请多长一个心眼,不要急于付钱,待核实该人身份之后再帮忙也不迟 。诈欺第14招——直接向你推荐“您不是曾经购过×××,满足了我们×××条件,你可以得到一款免费的手机,只需附赠×××元等值的充值卡,货到后你将充值卡×××元交上,即可” 支招:对方有可能由木马或者其他原因(比如和快递职员是朋友)已经获取的你的网上购物的信息,请不要相坚信你曾经网购的信息都是保密的 。并且他们熟知快递“先付款后验货”的规则,无法先验货使其得逞 。并且申明一点,这种小面值的诈欺在个案中只能立案为治安案件,鼓励受害者多报案而形成群体案件,不应该因为利小而使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诈欺第15招——以简讯形式告知你有包裹未取,因为地址不详,无法派送,详情速电某电话1;电话1自称是某邮局,告诉你你的包裹以装有违禁物品以及一张信用卡为由被某公安局分局某稽查大队带走,强烈建议你马上打电话给他们口中公安局“某警官”的电话2;电话2中“某警官”将事态严重化,然后催促你为了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和避免无中生有的法律责任,打电话3给银联中心让其帮你冻结信用卡并为你本人的银行卡安装报警系统,最终以此为由,敲诈、恐吓和勒索你的钱财 。支招:一般行政机构和公安部门的公共电话,应该可以在118114或网路上搜寻到,因此在快要听信他人造谣,按其提供的电话回拨之前,一定要确认所有电话号码的来源和可信度 。诈欺第16招——有人用语音电话冒充当地中级法院或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声称有一张法院传票未领取,要求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儘快到法院领取传票 。逾期不领法院将强制执行,语音播放最后提示拨打“9”号键转至人工服务,转接后有接线员自称为当地中级法院或基层法院工作人员,要求说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存摺密码和其他相关信息,并要求把钱汇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上,以便处理相关立案手续 。支招:法院发传票有非常严谨的法律程式 。一般案件的起诉状、答辩状等诉讼材料,除了由当事人当面签收外,一般会由邮政快递部门送达“法院专递”,或者由法警、办案人员等以书面或其他形式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即使是电话通知,也会将案件受理情况说清楚,不会在电话中询问当事人的银行卡、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同时也不会使用电话录音形式 。法院工作人员还特别提醒,案件诉讼费是由起诉人到法院大厅立案庭先行缴付,或是要求当事人按法院预缴诉讼费通知书向受案法院开户银行账号缴费,法院会出具正规发票,没有汇款支付规定,更不会通知被告支付 。诈欺第17招——有人打电话冒充公安局,称有一个所谓的“重大刑事案件”需要协助调查,要求接听民众说出其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存摺密码及其他相关信息,并要求事主将资金转移到指定“安全账户”内 。支招:这是很常见的诈欺手段之一,如果骗子发现对方有上当的可能,下一步可能会说对方涉嫌捲入一起重大刑事犯罪,然后模拟电话转接到“公安局刑侦大队”,进一步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当对方通过键盘输入银行卡密码时,骗子会利用一种声音分析软体,通过按键声,窃取到对方的银行卡密码 。如你接到来电显示为“区号+110”的号码,千万别轻信这就真是110打来的电话,这可是犯罪分子打来的诈欺电话 。这是骗子在使用“任意显号功能”,想在对方手机上显示什幺号码就能显示什幺号码,并且110是当地公安局的出警电话,不会直接用来办案的 。另外,假如真的需要跨区办案,市民协助调查,并不会由外地警方打电话联繫,而应该通过当地公安局联繫市民,协助调查 。如遇到类似情况,别轻易相信对方,要三思而后行,更不要在电话中跟陌生人透露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如发现有诈欺嫌疑,应该立即报警 。诈欺第18招——有人打电话冒充医保局的,準确说出宝宝出生日期、宝妈名字,然后说国家出台新政策,针对新生儿有个补贴,说之前联繫不上,马上快到期了,赶紧给指定的手机号码打个电话谘询办理领取 。估计后面就是交手续费之类的事情了 。宝爸宝妈们千万要留意这条信息,别轻易被骗了!支招:国家出台新政策会按照重大事项公示制度进行通告,如若不确定可上网查询或询问亲友以防受骗 。诈欺第19招——有人打电话说是你的领导,(通过之前对单位进行了解(例如单位的组织,冒充领导的籍贯或特点,单位楼宇特点等),并且从一定渠道获得你的姓名和电话,获得你的信任 。)让你到他办公室去,挂断电话30秒后又打电话说有客人,不用到办公室了,需要你先打钱到指定银行卡,以招待客人、公务为理由,然后说让你直接找某部门领导要钱 。千万要注意 。支招:打电话询问领导,千万不要因一时贪图简便或麻烦而受骗 。诈欺第20招——有人打电话说是是淘宝商城,问你在淘宝是不是买某某东西了,然后已卖家的身份和您说产品有质量问题,质监局强制要求他们卖家给买家退款,商品买家不用退回可自行处理,你同意后会给你发一条简讯连结,你只要点开按照他的要求操作就会被刷走银行卡、信用卡的余额 。支招:去淘宝店铺核实是否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另外千万不要点开连线,正常的退款你直接给他支付宝等账号后就等着钱入账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因一时贪小便宜而受骗 。诈欺类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信事业发展十分迅速 。手机用户已近5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5亿,中国已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通讯大国 。但是,在电信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结算方式的便利进行的各种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起来 。仅北京市2007年以来就发生了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诈欺的案件2500余起,涉案总价值人民币4900余万元 。北京市2007年涉及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诈欺犯罪的主要类型有打电话、发简讯、吸话费、改号四大类 。打电话类1、冒充熟人打电话嫌疑人主动拨打事主电话,并让事主凭听到的声音猜测他(她)是事主某位朋友或亲属,常说的话是“我是谁?” 。取得事主信任后,嫌疑人以其在途中遭遇意外或者家人生病急需用钱为名,让事主汇钱到其指定的账号 。从侵害人群看,多为企业管理者、公司职员为主 。提示:骗子的号码:陌生手机或小灵通号码,多为外地号码骗子的常用语:我是谁?连我你都听不出来了?你猜猜?才想起来呀,我以为你把我给忘了呢可疑点:有口音、不主动表明身份、藉口遭遇意外或疾病要你汇款应对:让对方主动说明身份,确定是骗局后不予理采并拨打110报警2、打电话进行恐吓作案手段与冒充熟人诈欺基本相似,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手机,称事主得罪他人并以要对事主进行人身伤害相威胁的方式进行敲诈 。侵害目标无固定对象 。被侵害的事主既有职位较高的董事长、经理,也有普通的职员、农民 。案例:2007年8月,孟某接到一个恐吓电话,对方称其与他人有矛盾,让其将5000元钱汇入指定的帐户中摆平此事,不然就砍断其胳膊、腿,其家人也不会好过 。提示:骗子的电话号码:陌生手机、小灵通号或公用电话骗子的常用语:你的孩子被我绑了;我跟你有仇;我知道你的丑事;有人出钱让我要你的命;拿点钱你就没事了应对:先确定孩子没有被绑架,然后拨打110报警3、冒充公检法进行诈欺此方法利用被害人对公检法的畏惧心理,来一步一步实施诈欺,通过说你欠费,然后说涉及重大经济诈欺或者犯罪,进一步恐吓被害人,使被害人心理畏惧导致提供个人资料进行诈欺案例:接到什幺银行或者公司的扣款或者欠费通知,然后你去查询他就说你在外地涉及经济案件云云,然后有某某警官联繫你,说给你做笔录,通过电话跟你说你现在涉及经济案件,可能需要逮捕你进行拘留,接着让你去114查询这号码是不是公安局的(犯罪分子利用电脑软体和勾线的方式获取当地公安局电话,显示的的确是真正的公安局电话,不过其实有个小破绽,就是号码前面显示+86,这是电话才会显示的),到这时候被害人就有可能心理恐慌了,让你不要告诉家里其他人,否则可能会导致办案调查的阻碍,这时候你照着骗子说的去做,那幺你一步步落入陷阱 。提示:如果真的是经济犯罪,外地公安是无权逮捕拘留你的,只能通过当地公安对你进行刑侦逮捕审查,不可能通过电话录音来办案应对:告诉他有问题就找当地公安机关来找自己,有需要的可以拨打110报警案例12010年15日9时许,市民钟某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称其有一份传票,如果要了解详细情况就回拨9号键 。钟某按提示回拨后,一名自称某市公安局民警的男子表示,现正在办理一宗案犯叫李某的洗钱案,案件涉及多人 。该“民警”说钟某在西安办了一张信用卡,如今不排除钟某和李某是否同伙 。为保证钟某的资金安全,要求钟某把钱转到指定账号 。“民警”又把电话转至“检察院”,一名自称是检察官的潘姓女子向钟某讲述了案件情况,不允许钟某开手机或把情况向他人透露 。潘姓女子要求钟某去就近的银行,把钱转入指定账号 。钟某不假思索,立即按该女子的要求将80万元转账 。潘姓女子又要求钟某缴纳15万保证金,经商讨,钟某最终又汇出了2万元 。钟某办完这些后,想到还是打个电话核实一下情况 。于是,钟某就回拨之前该女子打给他的电话,才知道自己受骗上当,立即向市公安机关报案 。市公安局立即介入调查 。经核查,钟某前后向对方提供的三个账号共转入82万元,已被犯罪分子在三小时内转走 。简讯类此类犯罪主要包括:中奖简讯、消费简讯,以前北京警方已经做过多次的大力宣传,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甚至一度出现零发案的情况 。但07年此类案件又有抬头之势,形势没有变换,简讯的内容进行了改变 。侵害目标不明确,嫌疑人利用简讯群发器进行某个号段的简讯群发,等待事主给其拨打电话 。案例一:2007年1月,吴某收到一条手机简讯,称其在香港某集团抽奖活动中中奖:奖品为价值人民币98000元的千里马轿车一辆 。吴某与对方联繫后,对方以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等为名,让其向指定账户汇款总计人民币6010元 。案例二:2007年1月,曹某收到简讯称:“XX银行行用户,您于1月10日在北京市某商场购物4800元,将在结帐日从您帐户扣除,有疑问请谘询银行信用卡部门“****” 。事主随后打该电话询问,有一个男子自称是银行管理公司的科长,以要给事主的卡加密为由,叫事主把钱打入指定帐户,曹某将39000元打入了这个帐户,后发现被骗 。提示: 骗子的电话号码:陌生手机或小灵通号 。骗子的常用语:你在某地销费巨额现金,如有疑问请打***谘询;你中奖了,需要交手续费、所得税等等 。应对:不予理采并打110报警 。吸话费类电话吸费诈欺是新型的诈欺形式,嫌疑人与运营商合作,注册一个特殊的服务号码(声讯电话号码),使用工具拨打事主电话接通后自动挂断,如果事主回电话,电话将被直接接到特殊声讯号码上,强行吸收事主话费,一次少则30元,多则几百元 。案例:2007年9月,周先生的手机上显示了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 。周先生的刚换过手机,许多朋友的电话没有留存 。于是回拨过去,每次都是被挂断 。月底交费时才发现,多出了几百元的特殊服务费 。提示:骗子的电话号码:陌生的手机或小灵通号码 。常见的情况:只响一声就挂断;回拨过去就被挂断、盲音或没有任何声音应对:对此类号码不要回拨,更不要多次回拨改号类:此类犯罪手段欺骗性较强,骗子将更改来电显示号码软体装入手机后,便可任意设定来电号码,通话时接听的手机便显示拨号人自行设定的号码 。案例:11月份,高某準备购买一辆二手汽车,后经朋友介绍,与一专卖二手车的人进行联繫,并定好在某酒店附近见面试车,同时该人要求高某指定一个人在银行等候,待试车完成后立即将现金汇入指定帐号,高某便委託其朋友杨某在银行等候电话 。过了一会儿,杨某接到高某电话(电话中显示为高某手机号码,但不是高某本人声音),称其正在试车,让杨某将人民币12000元汇到某某帐号 。杨某汇款后与高某联繫,高某称并没有见到车,也没有给其打电话,方知受骗 。提示:骗子用电话:显示出的是事主的手机号 。骗子常用语:事主正在试车,让我通知你把钱打到账户里 。可疑点:事主本人不打电话 。应对:直接向机主核实情况,如发现是骗局立即拨打110报警 。315曝光2014年的央视315晚会,除了曝光“打假”、“维权”等问题,还特别重点揭秘了的电信诈欺 。晚会以生动的小品模拟了电话诈欺过程,包括“猜猜我是谁”、“航班取消”、“利用爱心骗钱”等热门诈欺案例 。为帮消费者更好破解骗局,现场还特别指出电话诈欺通常具有结合时下热点等特徵,如小品中借用雾霾天气的由头,用户在遇到此类骗术时一定要冷静切莫慌张 。除以上手段外,电话诈欺比较流行还有医保诈欺、冒充正规单位、谎称中奖等种类繁多,而电话诈欺肆意横行,对社会及民众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统计显示,2013年电话诈欺达30万余起,损失100多亿,同比增长77%,而来自晚会现场的小调查,很多朋友也都表示有类似的经历,制止令人“深恶痛绝”电信诈欺迫在眉睫 。不过,面对疯狂肆虐且不断花样翻新的电信诈欺,单凭用户一人的力量“作斗争”难免“势单力薄”,为有效抵制和让更多用户都认清诈欺电话的真相,央视315晚会还曝光了许多电话诈欺 。诈欺案例美国圣盖博谷电话诈欺据美国《圣盖博论坛报》调查,过去的一年半里,针对国语的机器人诈欺骚扰电话(robocalls)层出不穷,持续困扰着包括圣盖博谷地等各地居民 。最新统计并显示,受害者多半为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每名受害者平均损失164000美元 。电脑一黑屏 杭州女青年的109万巨款默默被转走2014年4月18日下午2点,某艺术学校负责人李某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电信公司,告知其信息被盗用,涉嫌违法,24小时后办公室座机将被停用,如有问题可按“9”键接入人工服务 。接下去就和常见的电信诈欺差不多,各路假冒的公检法人员一一登场:先是市公安局的“民警”,告知其涉嫌一起案件,现已被通缉;接着是一位最高人民检察院“翁主任”,将一个网址发给李某 。李某上网一查,确认了自己被所谓的“通缉”后,又按对方要求下载页面上的监管系统,而该系统后来被证明是盗取其账户的关键所在 。下午4点,李某将自己银行卡内的190700元5次汇到其本人的农业银行卡内 。“翁主任”在电话中告诫李某,“最高检”在处理这笔款项时需要保密,因此其电脑会自动黑屏 。黑屏后几分钟后,李某通过银行确认,此前转账的钱已被转出 。仍然被蒙在鼓里的李某,第二天再次接到了“翁主任”的电话,要求其将卡内的钱全部转入农银行进行监管,李某照做 。又是操作涉密,又是电脑黑屏,等李某清醒过来,卡内90万已经进入了骗子的口袋 。加上前一天的,总共有109万700元,欲哭无泪的李某向警方报了案 。电话诈欺术再升级 美华人女子网上核实号码仍被骗2017年5月15日骗子假装美国国税局(IRS)打电话来,以欠税即将被逮捕为由威胁骗钱,已成为并不新鲜的老桥段 。华裔受害人林小姐日前遭此算计,但她特别留意去核实来电号码,却发现真的是国税局和联邦调查局(FBI)的电话,于是乖乖交了4000元(美元,下同),全被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