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也能滑雪,“用雪自由”是怎么实现的? 世界之最滑雪

滑雪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最早起源于北欧 , 中国的滑雪产业始于1996 年 ,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 ,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 同时受北京冬奥的影响 , 大众对滑雪的热情急剧升温 , 南方对于冰雪的渴望也越来越高 ,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提出“北雪南移”的战略发展目标 , 我国滑雪产业越做越大 。


在很多人印象中 , 滑雪只是冬季的标配运动 。然而近些年 , 除了北方的室外滑雪场 , 全国范围内建造了近40座全天候室内滑雪场【1】 , 不受季节影响 , 在炎热的夏季也可以享受冰雪给予我们的激情与快乐 。
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 , 全球气候变暖 , 对冬季时间直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从而导致了自然降雪时间减少 。
就全球滑雪行业而言 , 对人工造雪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上述这些室内滑雪场的雪面均是采用人工造雪方式完成的 , 那么 , 你知道雪是怎么形成的吗?我们怎么才能“造雪”?



自然雪是如何形成的呢?



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 , 下雪也可以认为是降水形式的一种 。当云中温度低于0℃的时候 , 使得大气中的水蒸气结成冰晶 , 许多小冰晶碰撞凝结成大冰晶 , 在温度不变或者温度下降的情况下 , 冰晶不断的增大 , 当冰晶依靠自身重量可以克服空气阻力 , 同时当云下环境气温低于冰点温度时 , 白色的冰晶便会下落到地面 , 形成降雪 。

【炎炎夏日也能滑雪,“用雪自由”是怎么实现的? 世界之最滑雪】



形成自然降雪有哪些必要条件?



? 1. 水汽饱和
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 , 叫作饱和水汽量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 叫作露点 。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 , 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 。
? 2. 凝结核
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 , 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 , 比如海盐、硫酸、氮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 。
? 3. 低温环境

1996年 , 我国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 据了解 , 当时雪道中的雪还是从降雪的地方将雪运输到比赛赛场 , 然后再覆盖到雪道上 , 以供运动员进行比赛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目前 , 雪上运动不再必须“靠天吃饭” , 均可以通过人工造雪技术完成 。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 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冰雪盛会 , 北京冬奥会共有15个分项 , 需要在雪上完成的运动约7项 , 其中包括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北欧两项、跳台滑雪、单板滑雪等 , 而冬奥会上的比赛用雪均由人工造雪实现 。
其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项目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 , 场馆内共设3条竞赛雪道、4条训练雪道以及其他竞赛辅助雪道 , 雪道总长度约为23.1km , 最大垂直落差约925m , 共采用约170台人工造雪设备完成本项目的造雪需求 。
竞赛赛道起点海拔为2179米 , 坡面长度约3045米 , 平均坡度为30% , 最大坡度达68% , 沿山脊一路往下延伸 , 从起点到终点的山体垂直落差约900米 , 创下了国内雪道落差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