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窑


赵家窑

文章插图
赵家窑【赵家窑】赵家窑村位于安丰乡西南部,东、南与洪河屯乡毗邻,西与伦掌乡相接,北与河北邯郸的临漳县相望,距出土曹操高陵的西高穴村相距4.5公里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赵家窑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所属地区:安丰乡
地理位置:安阳县
人口:820人
村基本概况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安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示範村 。该村现由新村和老村两个自然村组成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36户820人,现有劳动力360人,其中外出务工80人 。村支部共有正式党员36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 。村支两委班子7人(含党支部第一书记),大队会计1人,计生专乾1人,为女性;“六大员”已配齐,除3名为村两委兼职外,其余3名均为专职 。村里有协会2家,分别为红白理事会和老年协会 。全村总土地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9.1亩,人均耕地1.4亩,水浇地面积360亩,旱田750亩 。现有机电井4眼 。目前村养殖户有2户,以饲养奶牛、小尾寒羊、杜泊绵羊为主 。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养殖和务工为主,2009年村人均纯收入1600元 。过去状况赵家窑村经济发展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範村,4年多来,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使得赵家窑的发展变化较大;二是交通条件大为改观,特别是2005年以来,修建了贯穿新村和老村并连线洪(河屯)积(善)线和郭(王度)峰(峰)线的水泥路,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各种农副产品能够及时地流出和流入,使民众得到了很大实惠;三是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依据乡域经济发展思路,赵家窑村的养殖业、小米和红薯种植列入村农业发展规划,2011年起,村里计画对漫山遍野的山枣树实行统一管理,果实成熟时,统一採摘,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 。养殖方面,在现有养牛、养羊户基础上,又有四、五户村民在一名支委的带动下,準备共同出资搞合作养殖 。目前,养殖计画正在积极酝酿 。全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下水平,与安阳县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村相比,其区位、交通、经济都处于落后状态 。制约该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二、三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比严重不协调,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不具备条件进行产业化生产,缺乏深加工,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低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民饮水主要靠10年前建成的水塔供应,由于建设年代较长,设施陈旧,已远不能适应民众生产生活需要;水利灌溉设施发展滞后,仅有的360亩水浇田也是通过未硬化的沟渠灌溉,通过机井抽出的地下水大量渗漏流失,浪费严重,村民浇一亩地的成本达上百元 。三是人口综合素质偏低,属省级贫困村,发展意识不强,科技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小农经济生活方式,普遍不够富裕 。再加上年青人大多外出打工,长住村里的大多是妇女、中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更制约着村里的发展 。“土薄石厚,要钱没有”是一些村民对村里自然条件的客观评价 。市机关代表驻村后根据市委选派市直机关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的统一安排,经市委政法委书记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董景文于2010年10月9日起到安阳县安丰乡赵家窑村驻村任职,担任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任职时间为3年 。在驻村书记领导下,村两委积极探索生态立村的新路子,开展了一系列以创建生态村为主题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围绕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乡、村两级动员力量对赵家窑村集中开展了街道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家园”活动,同时对改善生活饮水水质、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卫生厕所、生活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投入资金32万余元 。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文明素质显着提高,党群关係密切和谐,实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 。村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99%,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95%,清洁能源普及率100%,农膜回收率9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森林覆盖率31%,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100% 。先后荣获市级生态村、平安建设先进村、省五好先进党组织……等多种荣誉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强化创建工作,村里成立了以党支部第一书记董景文为组长,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赵英臣和村委会计、治安主任赵光红为副组长,两委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相关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二、科学规划、营造氛围 。结合乡镇总体规划,聘请环保和生态专家高起点进行了生态村规划,以赵家窑新村为中心辐射和影响周边村庄 。由于生态村规划科学可行,加之两委班子的创建决心,感染了全体村民民众,创建氛围十分浓厚,许多村民自发参与到创建工作中 。村民的创建热情甚至影响了到了周边村庄,得到了他们的普遍认同,以至于纷纷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完善机制、突出特色 。村里成立了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生态村建设监督小组,对生态村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形成了长效机制 。村里在招商引资时严把关口,凡污染企业一律免谈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村里现有规模养殖户9户,生猪年存栏量3000头;奶牛、肉牛存栏量1500头;杜泊绵羊存栏量2300只 。规模养殖在带来丰厚的直接利润的同时,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也促生了沼气清洁能源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