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下辖村 桂峰( 三 )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下辖村 桂峰

文章插图
蔡氏宗祠 门楼华表小巧华丽,额书“蔡氏宗祠”,左额画“鹿竹(禄足)双庆”,右额画“鹤寿松龄”;左侧墙檐有“凤朝牡丹、鸳鸯戏水、四喜登梅、孔雀开屏、鱼跃龙门”组画 。右侧墙檐串画“福寿平安、花开富贵、梅鹊争春、傲霜秋菊、喜气馥沁”组画 。门内柱联为“兰水家声远,西山世泽长”,门联上为“绳其祖武唯耕读”,下为“贻厥孙谋在俭勤” 。大门以石材为框,厚重的大门板上绘製尉迟恭、秦叔宝两位斗神像,显得十分威武 。值得一提的是,全祠用80根巨大杉木柱子构建,宽枋大梁,不用一钉一铁,全部用卯榫镶嵌而成,结构严密,富有特色 。登斯堂者,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石狮厝石狮厝为于村部右后侧,方向113度,因厝藏一精美的石狮而得名 。该厝系蔡氏天房25世加朝公于清嘉庆年间所建 。面阔五间,进深3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 。主体结构与文化内涵:一走进山门(门头仔),就见一副精雕石刻对联,文曰“三谏风高勋业在苏黄以上,九峰派衍渊源从朱李而来 。”背额书“紫气东来”四字 。(苏黄:指苏东坡、黄庭坚;九峰:指南宋理学家蔡元定;朱李:指朱熹、李侗) 。上联大意是:蔡襄(曾任瑞明殿学士,为我国北宋“四大家”之一)的成就不在苏东坡和黄庭坚之下;下联大意是: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自号“九峰”,是朱熹的首徒)的学问源自于朱熹、李侗 。表现了主人立志秉承乃祖的立身处世之道,也显示了自己的地位不同一般 。明清以来,桂峰蔡氏秉承先贤(元定)遗训,以经史传家,故科举入仕者长盛不衰 。而学派渊源,可追溯到朱熹和李侗 。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下辖村 桂峰

文章插图
主体建筑为二进制穿斗式歇山顶木结构,斗拱翘角,装饰的十分华丽 。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 。正房(中堂)部分分别为明间、次间、梢间,地面为三合土捣筑,坚固异常 。前方左右分列厢房,中为天井,中砌垂带踏跺,天井内全部用青石板铺砌 。与厢房相接的为中堂 。因南方多杉木,且杉木具有体轻、坚韧、耐腐蚀的特点,故整座建筑均为杉木构建 。房屋台基全用青石砌筑,中为垂带踏跺,两旁为如意踏跺 。正堂厅中柱穿斗木雕双龙朝斗,计有六条古龙 。昂首雀替中雕双鹤、左为双凤朝阳,右为双麒麟 。前廊明间与次间脊檩用卷棚拱筑,中置斗拱,左斗拱上有双麒麟、空城计、“福”、“禧”人物木雕组合;右斗拱上有狮、马和“寿”“禄”人物木雕组合,极富地方特色 。走廊墙裙,左右各有三副木浮雕,右廊墙裙中为凤朝牡丹、左为博古秋菊、右为博古幽兰 。左廊墙裙中为凤朝牡丹、左为博古水仙、右为荷花 。正房和厢房交接处,因地势有落差,为防止雨水溅喷,左右各置一道挡溅墙,并在上面浮雕作画 。主要内容有风景、花卉、仕女、流云及博古图案等 。厢房为单层建筑,面阔两间 。两个槛窗为镂空木雕,左槛窗中为“福”、“禄”抽象木刻团雕,上首嵌雕二块“琴、棋”图案,下为“书、画”图案;右槛窗中为“寿”、“禧”抽象木刻团雕,上首为嵌雕“松、梅”图案,下为“竹、荷”图案 。石雕是该厝的又一特色:正厅柱础雕刻内容有“鲤鱼跃龙门”、“松鹤延龄”、“麒麟送子”、“鹿竹双庆”、“马上封侯”等 。最华丽的是中堂正门额枋卷书石刻:中为“爱吾庐”,左为“居仁”、右为“由义” 。石门下方浮雕:中圆为太极,外圈为火焰,比喻太阳,左右为双凤、双蝠,边为祥云,下方为翻腾波涛 。整个画面构图,即为“双凤朝阳”之意 。石构门框侧为如意,正面各雕刻一身着铠甲武士,单手撑托上石枋,其右分别浮雕麒麟送子、双狮戏球和柱杖寿星等 。门柱下方浮雕缠枝花卉、松鼠、古龙 。在门的两侧各镶嵌一方形石雕图案,中为长命锁,四周框线镌刻琴棋书画与暗八仙组合浮雕等 。楼坪厅大厝该建筑位于村部后侧,方向170度,占地面积594.6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为二进制穿斗式木构建筑 。是台胞蔡龙豪先生儿时旧居 。因地势陡峭,于右侧另搭一楼板为厅,故曰“楼坪厅”,主体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 。主体结构与文化内涵:楼坪厅大门为石筑,与四周围墙相连 。门上方额题“绩绍西山”四个大字,左书“丙申仲冬月”(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右落款“黄绍芳拜题” 。大门两侧绘有壁画,左图为身着元代服饰的骑马官员,前有侍卫,后有华盖相随 。右图为一书生,左上侧绘有一圆月,内有二人手持桂枝,寓“蟾宫折桂”之意 。实际上这扇大门即为门楼的大门,折进门厅,中置一道封闭式大门,平常行走往两旁出入,逢重大喜庆才打开中门 。门楼左右与厢房转角处各设一个拱门钱库,左额书“彤云”,右额书“紫气” 。门楼后是天井,地面全部用青石铺砌,沿垂带踏跺便登上了正堂 。正堂主体为二层歇山顶建筑,厅与走廊的地面均为三合土构筑,十分牢固 。厅四周昂、枋的两头,均有木雕作替,中柱雕刻有古龙双庆、梅花雀替、荷花撑托等 。正厅头设一神龛,以立祖宗之神位 。额上现存两个镀金双鹤木雕匾座,神态逼真 。前廊内檐明次间的脊檩上,均有古龙和五蝠木雕 。前廊左右木墙裙浮雕内容,分别有八卦(太极)瓶菊花、博古吊磬、寿瓶牡丹、古琴宝剑和八仙故事等 。廊柱础石刻,左为暗八仙镶镌琴棋书画,右暗八仙镶镌菊梅桃牡 。左厢房边有一石砌古井,水清清澈见底,入口甘甜如蜜 。正堂明间与厢房交接处屋面置有挡溅墙,主要功用是防止雨水溅喷 。在挡溅墙上作画,是该民居的又一特色 。右墙内侧浮雕鹧鸪、石榴、幽兰;外侧浮雕风景画,青松翠绿,百花斗豔。画面构图似乎就是本座房子大门的外观,门上对联:“风调雨顺享安乐,国泰民安定太平” 。左墙内侧浮雕斑鸠、翠荷、秋菊;外侧浮雕风景园林等 。后门山大厝后门山大厝为独立建筑,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 。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方向113度 。为三进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 。据记载,本厝出过文武举人各1名、秀才7名,文化氛围浓厚,在桂峰村影响较大 。主体结构与文化内涵:据传,后门山大厝当年耗资一万三千两白银,历经十余年所建 。整个地基是建在陡峭的山边上,石砌扶坡从山涧底开始砌筑,高达30几米,多达14层 。主体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下堂、厢房,右侧为附厝、左侧为附厝、书斋、书楼、洗砚池及崖刻所组成 。四面用土石围墙圈筑 。是厝主模仿官家府第结构而建筑,用料考究,做工精细 。正堂为二层,面阔五间,明间十分宽大,地面为三合土捣筑,历经几百年仍坚固异常 。大厅中植四柱,下垫八角花岗岩柱础 。因大厅宽大,起分散主梁受力作用,有别于其它建筑,很有特色 。正楣为朱色大门镶龛,构建独特 。厅正栋柱雕刻五龙,镶刻五福(蝠);造月梁底托为龙凤,中柱枋雕有蝙蝠、菊花雀替 。厅柱础底为莲瓣,鼓腹处镌刻鸳鸯戏水、梅花鹿竹、荷花鸳鸯、鹤寿延龄等图案 。正厅上悬“国之屏翰”、“文魁”、“武魁”等匾,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只留下匾座 。厅前廊边置两块移动式屏风,中间团画博古山水、八仙过海等画 。前廊墙裙木雕缠枝状古龙,上窗为镂空花窗,窗下方木雕双狮戏球等 。正堂与中堂结合处置一挡溅墙,左墙浮雕葫芦、芭蕉圃扇与松鹤;右墙浮雕松鹤腊梅与书剑琴棋 。其余空间,绘有如意、卷草晕彩画等 。边厢窗花均为古“寿”字,佐以缠枝花卉,构图别具一格 。中堂为厝主接待普通宾客之处,中为客厅,中柱樑架上雕有古龙雀替 。厅后边置设三重门,正门平常关闭,逢重大红白喜事才能打开,而日常只能从两旁出入 。明间与正堂相对小些,次间、梢间、尽间与厢房相连 。下堂形制基本与中堂相符,所不同的是其右为边厢,左边为门头仔,上雕双菱、缠枝花雀替、钱纹、双圈纹等木刻 。门头仔之下另设一石门亭,额题与对联基本毁坏,只发现下联“四迎送礼”几字 。书斋是桂峰明末清初建筑的一大特色,几乎每座古建筑都有,并在书斋周围配有池塘、花圃等,可见当时当地蔡氏家族对文化的重视 。后门山的书楼、书斋和崖刻题字位于附厝之左约20米,中间浚有一方约30平方米的洗砚池 。环境清幽,适合习文练武 。虽然书楼已倾圯,书斋也已倾斜破败 。但浓厚的氛围仍然依存 。洗砚池右后侧刻有“活源”,左后镌有“蒸云”崖刻 。书斋正厅壁上贴有很多当时考取功名的捷报,为此地又增添了几分书香韵味和几分优雅 。据记载,该厝子孙中考取举人1名、贡生2名、秀才6名,真可谓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后门岭民居位于村部左后侧山边,方向坐丁向巽(45度) 。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 。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 。左右为横厝,左侧建有华表山门 。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75平方米 。始建年代为清乾隆十二年(1747) 。主体建筑和文化内涵:该大厝的特殊之处在于二堂为主厅堂,厅宽近8米 。高大宏伟,建筑奇特 。传说厝主在建筑该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保护神)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也不便再进行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 。所以,才有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之故 。二堂正厅设正楣,后为神龛,祀祖宗之灵位,平常两扇大门关闭,祭祀时开启 。正楣柱悬挂一副筒联,上联“大业帷修德”,下联“敦纶在读书”,历经几百年,至今仍光亮如新 。二堂梁枋雕刻形意古龙,下有各类花卉雀替 。后堂为双层木建筑,共分明、次、稍、尽间,进深两间 。廊外有横厝,进深三间 。正设垂带踏跺,有11级落差 。最特别之处是象服石往里凹,深约0.5米,使踏跺的垂带成悬空状 。天井全部用石板条铺砌 。天井两侧为双开间厢房 。窗花稍成简单 。前廊柱础阴阳雕刻荷花仙鹤、蟾宫折桂、喜鹊登梅以及左男官女右侍等图案 。天井镶铺青石板,边沿修成弧形,做工十分讲究 。下堂相对矮小,中厅木雕为古龙、蝙蝠及花卉 。前右为厢房,左为门亭 。左侧距离正厝25米处,设一华表山门 。额题“功绩兰水”四个行书大字,上书“丁卯年(1747)菊月”,下书“林慈题” 。旁佐绘喜鹊登梅、夏荷秋菊等图案 。后门田大厝后门田大厝位于村部右侧山边,方向坐东朝西 。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 。为三进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筑以围墙 。始建年代为清鹹丰年间,据载,因厝主在该房建筑后期出现意外变故,地面部分还来不及装修,迫使工程中断,故留下一些缺憾 。但是,就其艺术氛围来说,不失为桂峰现有建筑的佼佼者,在本省民居中也是独树一帜 。特别是木刻艺术,工艺精湛,数量繁多,堪称尤溪县各类古建筑之最 。主体建筑和文化内涵:正堂为二层木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明间(正厅)宽大气派,雕刻精美 。中正栋柱上为如意穿斗,下为五爪古龙,缠枝菊花为枋替 。正楣设一神龛,整块大额枋雕刻“双寿”、“卷书”、万蝠流云等花卉图案 。厅左整块大额枋雕刻龙捲草、琴书及人物故事;厅右整块大额枋雕刻“寿”钱、屏风式卷书及人物故事 。前廊明间内檐雕刻琴棋书画和人物故事,出挑雕刻牡丹、寿桃、石榴、书剑等 。前廊次间内檐雕刻清“太平通宝”钱币、“圆寿”,外檐雕刻牡丹、龙纹图案 。左右大额枋和前廊内外檐木雕的内容大体相同 。大厅地面与天井尚未进行装修,稍显凌乱 。前廊外墙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