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卧龙诸葛亮为什么难以入围千古名相?

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历史定论 。其实,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 。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为相之忌 。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不二,真正鞠躬尽瘁,*而后已,所以说诸葛亮只能说是忠臣,而非千古名相 。诸葛亮是英雄,他自称才比管仲一点儿也不过分,但是他也有很多问题,有些是个人性格造成的 。然而一个高大的英雄的背影也是高大的,尽管是背影 。后来,诸葛亮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所以诸葛亮在刘备打下的江山中功不可没,而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最后因为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才*于*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人的景仰和推崇 。
网络配图
【揭秘:卧龙诸葛亮为什么难以入围千古名相?】但是作为一个名相,诸葛亮并没有领导才能,事必躬亲就是说诸葛亮不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而这并非一个好的领导者所为 。一个好的领导者会知人善任,并不会像诸葛亮那样 。在唐代赵蕤的《长短经》上说:“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 。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的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 。”这是教导人们要发挥人才的作用,不要事无巨细都要一个人去完成 。所以说,会办事的人只是办事的人,而会使用人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此外,西汉著名丞相陈平说过:“……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隆中对策,能够显示出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事家的形象 。但是作为丞相,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证明他个人能力比较强 。因为作为丞相还要学会正确授权、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还要适当地有一些野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更加强大,繁荣昌盛 。诸葛亮是否将这几条规则做到位了呢?
1,正确授权
一个高级领导人应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大问题上,而不应该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个领导者要懂得正确授权,而诸葛亮却偏偏不懂这个 。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且多才多艺,工作勤勤恳恳,每日早起晚睡,处事过于谨慎,凡事不假他人之手、亲力亲为,“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以致积劳成疾 。每次出征,诸葛亮也都是亲自领兵,有些事情要经过自己再三考虑才做出决定,对于*中、朝中一切大小事务都亲自打理 。虽然这是鞠躬尽瘁的典型,但他却将至关重要的一点给忘记了,那就是没有使下属的才能得到发挥,进一步导致整体的力量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无心之过!
连捧诸葛亮不遗余力的《三国演义》都会露出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话来 。何也?诸葛亮一生最为人所诟*的便是不注重培养人才,结果造成了蜀国后期处于人才严重不足的境地,这一点确是诸葛亮的一大失误 。虽然他本人是雄才大略,但是并没有为蜀国培养几个有用的人才,“五虎上将”也只不过是历史罢了 。自此后,没有可用之人了 。诸葛亮不明白,其实栽培人才是领袖最重要的工作 。此外,诸葛亮还不善栽培人才 。诸葛亮掌权二十七年,特别是在公元223年刘备*后,不管朝中政事大小都交由诸葛亮判决 。然而二十多年中,诸葛亮并不能栽培出蜀国的人才来 。蜀国人才凋零是很明显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主将仍然是老将赵云、黄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