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王朝中唯一能镇得住慈禧的男人是谁

奕訢的硬骨头,后来体现在敢与慈禧太后相对抗 。慈禧有一宠臣,欲从紫禁城正门出去办事,门*不允许,称其违背祖训(此门是皇帝本人进出的御道),双方就争吵起来 。慈禧偏袒自己的走狗,要奕訢和刑部处*一点不给面子的门* 。奕訢严词拒绝 。慈禧很下不来台:你算老几?敢顶撞我?奕訢不服软:我是恭亲王 。慈禧威胁:我撤了你的王爵!奕訢不惧:你撤得了我王爷的称号,可改不了我是先皇六儿子的身份!言下之意是你算老几,反过来把慈禧给难住了 。看来奕訢的本性是不畏权贵的耿直之人,傲气十足 。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仅1920年(已是清帝退位后第八年)的《北京实用指南》,就记载了其时有名有姓、建筑尚存或可查的王公府邸合计74所 。还不包括那些已废弃、湮灭或失传了的 。
网络配图
诸王的地位,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府的规模与豪华程度,也就仅次于皇宫 。杨东平在《城市季风》一书里赞叹:曾遍布九城、建制宏大、精美考究的王府宅第是四合院民居样式的珍品,也是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中的无价珍宝 。京都自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拓城始,修造了多少王府,已不可考 。明代的王府今日已不可得,尚存的旧京王府基本是清代的 。按清朝规例,皇帝之子成年后封王分府,根据不同的王位品级,按规定形制建府清朝因入关有功而世袭罔替、荫护子孙的铁帽子王,共有八位 。这八大亲王是大清创业的台柱子,各霸一方,身后延续着八大家族 。而八大王府里又繁殖了多少喜怒哀乐的故事?其中最辉煌的要数什刹海西岸前海西街17号的恭王府 。
说起恭王府,人们往往只知其为王府,不知其曾是和坤的私宅 。和坤的名气够大的了当然,是臭名 。乾隆朝几个宰相,纳亲横;于敏中贪;付恒奢;和坤则集横、贪、奢于一身,宠冠朝列二十余年 。(引自邓之诚《骨董琐记》)这个正红旗下的三等轻骑都尉,平步青云,逐渐由总管仪仗、御前侍卫频升为户部侍郎、*机大臣上行走、总管内务府大臣、大学士,最终戴上了一品朝冠,莫非乾隆看走眼了?乾隆的宠爱无意识地培养了一个大贪* 。小人得志,总有原因的,有靠山的 。直到乾隆驾崩后,和坤才被革职、抄家、赐自尽,据说查抄充公的财产合银价几万万两 。
前海西街的这处豪宅,不知在和坤资产中占了几分?总之是用贪污受贿的赃款堆砌起来的 。被没收后,赐庆郡王永麟为老庆王府 。咸丰元年成为恭亲王奕訢的府邸,改名恭王府 。奕訢是道光第六子,因而恭亲王府俗称六爷府 。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作过评语: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奕訢既是皇弟,又曾任*机大臣,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集内政外交大权于一身 。晚清的历史,和恭王府的关系较密切 。尤其英法联*入侵后,是直接和奕訢谈判,签订《北京条约》的 。咸丰去承德避祸,令恭亲王留守京城主持抚局 。这是一盘很难收拾的残棋,连皇帝都下不了的,只好委托自己的兄弟充当替罪羊,跟兵临城下的英法联*讨价还价,赔笑脸、求情 。这是个置之*地的差事 。和谈破裂,背城一战,奕訢只能殉社稷 。和谈成功,背上个丧权辱国的罪名,既隗对祖宗,亦无颜于人世 。可是奕居然不辱使命,不佃妥善地处理了抚局,而且利用留守之职和洋人拉上了关系,打开了局面,控制了北京地区 。(引自方彪著《北京简史》)
恭亲王作了咸丰的人体盾牌,抵挡腥风*雨 。然而这小六子确实有几分指挥才能与外交手腕,总算把一团乱麻理出了头绪 。恭亲王本是挽弓当挽强的世袭贵族,有射天狼之豪情 。不得不屈尊与豺狼谈判,赔礼道歉,委曲求全 。想一想,真是够为难他的 。若将奕訢比作中流砥柱,有点夸张了;但他毕竟努力发挥着能屈能伸、能开能合的外交家风度,以应付祸从天降的激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