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那些香香的事儿 三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最

上期我们从一个侧面简单了解了宋人的香文化,概括来说,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史上最鼎盛的时期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造船技术的发达,海上贸易之繁盛,宋代政府垄断了香料进出口贸易,甚至出现了“香舶”,可见香料在当时的地位 。随着宋代文人对香事的推广,比如:苏轼亲自制作“印香”,苏轼最喜爱的门生黄庭坚称自己有“香癖”,黄庭坚的外甥就是写了《香谱》的洪刍,香文化就这样渐渐从书阁走向市井,进入了普及期的大明朝 。
孙皇后(左) 明宣宗(右) 半身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皇宫中有专门制香的“香匠”,宫中所调制的薰香料品质佳,还会印上标记 。屠隆《考盘余事》载:“甜香,惟宣德年制清远味幽,坛黑如漆,白底上有烧造年月,每坛一斤,有锡盖者方真 。”看到这里,我猜您一定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宣德炉,正是“好马配好鞍,好香配好炉” 。
清早期 铜押经炉(底款:宣德永世之宝)观复博物馆藏
仇英给我们展现的《清明上河图》中,也不乏当时苏州城内制香、贩香的场景,由此可以窥见,明代制香的手艺已经有了新的突破,更方便好用的线香、盘香悄然流行起来 。
贩香袋的小贩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上房晒香的伙计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既然说了大内的、街巷的香,接下来就该走进明朝人家里,探寻香的印迹……观复博物馆所藏的明代家具中,很多都跟香有关,或者说直接就用香木来制作,比如大尺寸的有:黄花梨架子床、香案、香几,小的有紫檀百宝嵌的香盒等等 。
明晚期 黄花梨螭龙花卉纹架子床 观复博物馆藏
明晚期 黄花梨透雕双龙戏珠翘头案 观复博物馆藏
明晚期 黄花梨卷草纹高束腰带托泥方几 观复博物馆藏
有时候主人家会邀请众多好友,以香会友,举办“斗香”活动 。因为那时候流行打香篆,也叫香印,就是把制好的香粉,用特制的模具,将它压印成特定的字型或者好看的花样,然后点燃,使其循序燃尽 。这个过程很考验手法,斗香就是这样,你能想象一群大老爷们聚在一块,屏息凝神专注地斗香,那画面不比小姐姐们舞妆弄眉更有意思?
福字香篆(图源自网络)
再来就是解答上期留的扣儿,古代女子闺房中,要用到哪些香呢?我们都知道《金瓶梅》虽然是以宋代为背景,但实际上写的还是大明朝的事儿,里头就有很多此类描述 。第四十回中:潘金莲瞧了瞧旁边桌上,放著个烘砚瓦的铜丝火炉儿,随手取过来,叫:“李大姐,那边香几儿上牙盒里盛的甜香饼儿,你取些来与我 。”
“甜香饼儿”根据明代周嘉胄的《香乘》记载:“大凡烧香用香饼,必须先将其烧至通红,放在香炉里,待其表面生出黄衣,方可慢慢用香灰覆盖 。依旧用手试探炉火大小 。”观复博物馆的一件香炉中的爱马仕,正符合香饼的使用,它就是底款为“香音斋”的仿竹编铜香炉,体量不大,适合女子双手捧于怀中 。
明代 香音斋仿藤编铜手炉 观复博物馆藏
大明朝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一缕缕的香烟仍在历史的天空中飘荡,我们仿佛能嗅着流金小篆中焚着的一缕龙涎,绿窗半掩,窗外芭蕉低映 。那美人且在桌上,掀弄她的香盒儿......
【古人那些香香的事儿 三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