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破坏控制方法

臭氧层破坏控制方法【臭氧层破坏控制方法】臭氧层破坏控制方法是防止由于人为活动而造成臭氧层进一步破坏的控制方法 。距地表20~50公里平流层中的臭氧层 , 形成于太阳辐射下氧分子的光解作用 , 它能吸收99%的紫外线辐射 , 对地球人类及生物生存有极重要的意义 。由于30年代开始的製冷工业和溶剂广泛使用氟氯烃化物 , 排向大气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 , 臭氧层不断遭到破坏而形成空洞 , 导致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 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危害呼吸器官和诱发各种疾病 , 还会破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并引起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
国际社会于1974年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 提出一系列保护对策:①1974年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含氟氯烃化物通过複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可能达到平流层 , 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 。②1985年5月英国南极考查队在南极发现臭氧空洞 , 并得到美国雨云7号卫星资料证实 。当年22个国家签署了《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 。③1986年 , 联合国先后在罗马及维吉尼亚的利斯堡召开会议讨论含氟氯烃化合物的控制策略 。④1987年有3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日内瓦关于“臭氧层公约”的临时磋商会议 , 并通过将氟氯烃的生产使用冻解在1986年的水平上 。有46个国家的代表在蒙特娄签署了减少、限制使用氟氯烃的《蒙特娄议定书》 。⑤1988年在海牙召开了旨在採取更严厉的措施保护臭氧层的国际会议 。1989年在伦敦有11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拯救臭氧层”国际会议 。保护臭氧层依赖于国际合作 , 关键是控制氯氟烃生产、消耗和排放 , 并积极开发替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