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康巴民居【康巴民居】康巴民居是康巴人就地取材建筑的账房,使自己的房屋与这片土地相依相衬 。夏天用白布或帆布製成的帐房,而氂牛毛织成的则适合冬季挡风御寒 。而在海拔较低的农区,建筑材料很丰富,许多房子使用土墙、石墙与木墙结合式的构造幷精心地描绘墙壁、梁檐和门窗 。中国藏区发现了两处新石器时代的藏族先民的古建筑遗址 。一处是于1977年在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卡若村发现的卡若文化遗址 。另一处是于1988年在今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发现的中路遗址 。
基本介绍中文名:康巴民居
外文名:Kangba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建筑多样性:结构、布局、层高等多样性
典型建筑:崩康、高碉、帐篷城
历史康巴民居具有悠久的历史 。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在中国藏区发现了两处新石器时代的藏族先民的古建筑遗址 。一处是于1977年在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卡若村发现的卡若文化遗址 。在已发掘的1800平方米範围内,密集地分布着31座房屋、1个窖穴和数个灰坑遗蹟;其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主要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和组合形四种类型;其结构类型则呈现出渐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按其结构承重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窝棚式、窝棚构架式、井干式、梁棚式、碉方式、擎檐碉房式6种类型,这6种结构类又归结为窝棚式、井干式、碉房式3大类型系统 。经科学测定,上述建筑遗蹟距今已有在约4000~5000年历史 。另一处是于1988年在今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发现的中路遗址 。从对91平方米的试发掘中,就已经发现房屋遗址7座 。据初步测定,其年代距今为3500~3700年 。其建筑类型较为单一,所发掘的房屋遗址均系石砌建筑,其建筑平面呈长方形 。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与四川省甘孜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历史上同属于康区,系同一区域文化範畴 。就建筑而言,康巴民居与卡若遗址具有一脉相承的沿袭性 。从当今的康巴民居的遗风中很容易体察到其久远的历史渊源 。
文章插图
康巴民居建筑特色康巴人的住房一般为2至3层的楼房,平面呈方形;不少人家倚山建房,以石砌墙,墙里不用打木桩,却能砌得光洁、严整 。往往一排建筑有几十户人家,宛如古代城堡,很是壮观 。一幢建筑内的房间大小、结构布局安排得十分合理,很像内地城市建造的多单元式的楼房;不过这儿的民居都带有一个大庭院,院门也修建得高大、结实 。
文章插图
康巴民居建筑从前康巴地区的诸族、部落之间多奔袭、争斗,民居内使用独木截成矩形的梯道上下往来 。这种独木梯可以迅速撤除,以切断进入居室的通路,从而自卫防盗 。现在的人家已经把独木梯改建为带扶手的台阶式楼梯,走动起来方便多了 。民居的一层设有向院外开的窗户,用作牲口圈、草房或车库 。中层住人 。这一层除了卧室、客厅客房、厨房仓房和厕所外,还布置了专门供奉神佛的经堂 。经堂宽敞华丽,彩画彩雕精巧的巨大佛龛占去了一面墙 。经堂内还供奉祖上传下来的唐卡、法器和高僧居留后留下的吉祥信物 。在专门为喇嘛精製的禅床上,铺垫着厚实、华美的毛毯 。经堂是藏族人家的中心所在,来了贵客,一定先要到此顶礼观瞻,烧几柱高香 。在经堂里就连主人也不能坐卧 。至于女人,即使是远来的宾客,也绝对不允许在经堂里休息 。这种习惯虽然无法使人理解,但康巴妇女却墨守至今,没有任何怨言 。民居内部装饰康巴民居中的住室、客厅部分的彩饰装修异彩纷呈,就连横樑、天花板上都布满了彩绘雕饰 。花花绿绿,勾金描银的藏式柜、桌、门、窗……镶珠嵌翠的铜壶、法器、玉樽、金佛……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时下康巴地区富裕户渐多,古风盎然的藏式橱柜上又多出了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和电子游艺机 。有些人家千里迢迢地买回来电冰柜,然而康巴地区最热的夏季,在房间里呆着都要穿件薄毛衣,电冰柜自然无用武之地,只能充当储藏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