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孝贤纯皇后( 二 )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孝贤纯皇后

文章插图
亲蚕图背后乾隆的题诗皇后一直为皇帝分忧解劳,夫妻二人休戚与共、同甘共辛 。譬如,乾隆在国事中最关心的事务之一便是全各地降雨的情况 。当时最了解皇帝无日不以雨旸为念的,莫过于皇后 。膜旱而同忧,雨雪而同喜 。乾隆在《雨二首》的注文中特别提到这一情形:“忆十三年来,朕无日不以雨旸繋念,先皇后实同此欣戚也 。今晨观德殿奠酒,若常此时遇雨,应解愁而相慰,兹岂可复得耶?兴言及此,泪欲沾襟 。”孝贤皇后与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相处也极为融洽 。《清宫词》载:“孝贤皇后事孝圣皇后最得欢心,高宗称其淑德为古今贤后,故侍遇后族宠贵无比……圣心眷注亦古今所罕见也” 。(大意是孝贤皇后侍奉皇太后最得欢心,乾隆称她的美德为古今的贤德皇后,所以对待皇后的家族无比宠爱,皇帝对她的垂爱关注在古代是罕见的 。)亲属成员曾祖:哈什屯,内大臣、太子太保祖父:米思翰,户部尚书,一等承恩公 父亲:李荣保,察哈尔总管弟弟:傅恆、傅清等长女:乾隆帝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 。长子:爱新觉罗·永琏(1730—1738),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弘曆次子,雍正帝亲自为其命名为永琏,“琏”字,在弘曆看来意味着将来能够继承皇位之意 。如此一来,富察氏在弘曆心目中就更受爱重了 。弘曆在乾隆元年,把永琏密定为皇太子 。斯时皇帝年纪不过26岁,这样早就建储,显然是因为太钟爱某个儿子了 。而且乾隆表示,密立储君并不是自己看好的方式,“此庸主卑陋之见 。朕所深鄙者也” 。等永琏年龄渐长、见识扩充他会布告天下 。明正储贰之位 。未想到刚过了两年多,永琏就因“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于宁寿宫,年仅9岁 。最为中意的爱子早夭,对乾隆帝身心是一个巨大打击 。为此,平素勤政的青年皇帝接连五天没有临朝 。并把密定谕旨公布于众,谕曰:“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 。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 。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 。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旋册赠皇太子,謚端慧 ,后功令讳其名“琏”字 。按皇太子之礼为永琏隆重举丧,弘曆多次亲临祭奠 。特别是后来嘉庆帝被立为太子时,乾隆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 。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之故,命其向端慧太子行叩拜之礼,之后载其仪入会典 。嘉庆元年,乾隆仍令皇帝诣端慧皇太子园寝酹酒 。次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公主生于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日,薨于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 。公主本下嫁蒙古王公,但破例準其留驻京师,她也是居于京师而享受1000俸银的第一位公主 。和敬公主薨后,其遗体葬于北京东郊的东坝镇附近,与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 。当时根据色布腾巴勒珠尔家族政治、经济地位上的需要,将和敬公主的衣冠埋于自己的领地,即今公主陵遗址 。按照清朝的惯例,只有皇帝之墓称陵,而此处之所以称公主陵,其原因有二:一是和敬公主生前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又其夫战功卓着;二是葬于科尔沁领地,距京遥远,称“陵”以提高其政治地位 。公主所生之子极受乾隆珍爱,清代文人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如此记载,乾隆亲自为公主之子命名为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共12字,可以称之为古代最长的命名,这样命名的原因是“王为大长公主长子,上爱之,幼时期其有福有寿,结实如铁,而又珍之若宝贝,故以是名之 。鄂勒哲依,蒙古语有福之谓也 。“哲依”二字急读,音近追上声 。忒木尔,有寿也 。额尔克,铁也 。巴拜,宝贝也,音读若罢摆 。”次子:爱新觉罗·永琮(1746—1747),乾隆帝皇七子,谥号悼敏,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皇七子尚未出生便受到乾隆的格外偏爱和重视 。乾隆十一年正月,因皇后富察氏怀孕,乾隆并未按惯例去圆明园山高水长处度上元节、观看烟火,而是破例留在故宫紫禁城陪伴她们母子 。当年的佛诞日(农曆四月初八日),皇后生下皇七子,当天正逢久旱之后大沛甘霖,笃信佛教的乾隆十分欣喜,倍感天恩眷顾 。皇七子生而颖悟出众,甚得乾隆帝钟爱,乾隆命名永琮 。内定为皇位继承人 。虽然此时乾隆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他对皇七子仍然爱如珍宝,他觉得这个孩子是他所有孩子中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的一个,“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 。”可惜这位聪慧异常的皇子,因出痘于乾隆十二年腊月二十九日身亡,未满两岁 。乾隆悲痛万分,谕曰:“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这是乾隆第二个去世的儿子 。乾隆赐謚“悼敏”(这在清朝皇子中是极少见的特例),并以皇后“侍奉皇太后,承欢致孝,备极恭顺,作配朕躬,恭俭宽仁”之故,命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为优” 。葬端慧太子陵园内,嘉庆四年追赠哲亲王 。外孙: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金川纪略《金川纪略》中记当时宫中传闻:皇七子去世后,皇后悲悼成疾,她告诉乾隆帝,在病中时时梦见碧霞元君在召唤她,她已经许下心愿,病好后定亲往泰山还愿 。皇帝学识渊博,知道碧霞元君是传说中泰山的神女 。他答应了皇后的要求,同时还告诉她,自己也要亲往碧霞宫拈香,为皇后祈福,日后身体康健,早诞贵子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恭奉皇太后东巡,皇后随驾出巡 。谒孔庙、登泰山 。二月二十四日,东巡队伍来到山东曲阜,游览了着名的孔庙 。第二天,在孔庙举行了盛大的释奠典礼,这一天还谒了孔林 。二月二十九日,他们还登上了东岳泰山 。三月初四日,到济南游览趵突泉 。三月初六日这天,他们游览了历下亭 。三月初七日,再一次游览趵突泉 。三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迴銮,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三月十一日,弃车登舟,沿运河从水路回京,当晚亥时,孝贤皇后就病死于船上,年仅37岁 。三月初,富察氏于济南一病不起 。皇帝闻讯,立即决定停止按程赶路,就近在济南府驻跸,以便皇后调养 。皇后不愿因自己而贻误皇帝的国家重务,故一再促请皇帝旋辔北还 。皇帝沉吟良久,命三月初八日迴銮 。在山东德州舟次,富察氏撒手人寰 。这一天是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在事业上即将步入辉煌时期的乾隆皇帝,与恩爱髮妻白头偕老的心愿却无可挽回地破灭了 。宁静惬意的人生旅途对于还未到不惑之年的皇帝来说,似乎已到了终点,在今后千千万万的夏日冬夜里,他只能在梦幻中与皇后相见 。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 。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 。......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 。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觑 。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 。......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以上语句出于乾隆悼念亡妻的《述悲赋》,乾隆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丧妻后内心的苦闷孤独、对人生的幻灭、对未来无望的心境,春风秋月仿佛已经走到人生尽头,往后无数个夏日冬夜里,却只能形单影只地度过 。皇后去世时所乘的青雀舫曾保留了她最后的体温,皇帝命令把这艘大船运进北京城 。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船舶体积十分庞大,而城门门洞狭窄,在没有起重机械的古代根本无法进城 。为了保留这艘船舶,皇帝想把城门楼拆掉 。还是礼部尚书海望最后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命人即搭起木架从城墙垛口通过,上设木轨,木轨上满铺鲜菜叶,使之润滑,千余名人工推扶拉拽,费尽力气,终于将御舟运进了城内 。罕世殊荣丧仪规格按照乾隆帝的构想,通过提高丧仪规格,亲自为皇后戴孝服期表达对皇后的感情 。皇后丧仪的先例载在《会典》 。康熙十三年五月,孝诚仁皇后去世,其时正值三藩之乱,圣祖康熙皇帝惟恐外省各官举哀服丧,“有惑观听”,引起更大的惊恐混乱,遂降旨各省一切丧仪皆免 。此后圣祖康熙诸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世宗雍正孝敬宪皇后的大丧仪,一律循例而行,从未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照京师治丧 。如今令总理皇后大丧仪的王公大臣进退两难的是,照例行事,难免龙颜不悦,而违例提高丧仪规格,又必然遭致物议 。权衡之下,他们决定索性抛开本朝《会典》而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联衔奏请外省一律照京师治丧,理由冠冕堂皇:“大行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皇帝自然照準 。于是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準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 。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就清朝而言,尚属空前 。富察氏殡于长春宫, 乾隆服缟12日,并每天到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灵前祭酒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二十五日,大行皇后梓宫移殡景山观德殿 。乾隆亲临祭酒 。此后的初祭、大祭礼、满月礼等到后来皇后梓宫暂奉东直门外静安庄以后的暂安礼、周年礼、二周年礼等等,乾隆无不亲临致祭,他对皇后的情爱由此而知 。亲定谥号乾隆十三年五月,乾隆帝发出了一道赐謚大行皇后为孝贤皇后的谕旨,对皇后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并说明了赐謚孝贤的原因:谕礼部:皇后富察氏,德钟勛族,教秉名宗 。作配朕躬,二十二年 。正位中宫,一十三载 。逮事皇考,克尽孝忱 。上奉圣母,深蒙慈爱 。问安兰殿,极愉婉以承欢 。敷化椒涂,佐忧勤而出治 。性符坤顺,宫廷肃敬慎之仪 。德懋恆贞,图史协贤明之颂 。覃宽仁以逮下,崇节俭以禔躬 。此宫中府中所习知,亦亿人兆人所共仰者 。兹于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崩逝 。眷惟内佐,久藉赞襄 。追念懿规,良深痛悼 。宜加称謚,昭茂典于千秋 。永着徽音,播遗芬于奕禩 。从来知臣者莫如君,知子者莫如父,则知妻者莫如夫 。朕昨赋皇后輓诗:有圣慈深忆孝,宫壸尽称贤之句 。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 。应謚为孝贤皇后,所有应行典礼,尔部照例奏闻 。在一般情况下,赐皇后谥号,先由皇帝发出谕旨,然后由礼臣们拟出几个字上奏,由皇帝挑选钦定 。而孝贤皇后的谥号,乾隆根本不理会内阁,直接由皇帝赐给,逕自降旨定大行皇后谥号为“孝贤”,这在清代,实无先例,表现了乾隆帝对孝贤皇后的深情厚意并指出这是因为“从来知臣者莫如君,知子者莫如父,则知妻者莫如夫 。朕昨赋皇后輓诗 。有圣慈深忆孝 。宫壸尽称贤之句 。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 。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 。自己如此做“非私恩爱偏” 。巨资消耗乾隆为筹措皇后的葬礼,不惜耗费巨资、大兴土木 。下面一组庞大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了 。乾隆13年三月二十五日,谕令恭办丧礼处向户部支领白银三十万 。同日,孝贤皇后金棺从长春宫移至景山观德殿 。观德殿是清代帝后出宫之后停放棺木之处,富察氏死后,乾隆下令挪盖观德殿 。此工程包括新建宫门、添盖净房、铺墁甬路、海馒散水、添砌瓦院等项,动员工匠8242个,各作壮夫9593名,耗费白银9600余两 。静安庄是帝后移出观德殿后停放棺木之处,静安庄本有殿堂,可乾隆帝认为规模太小,下令扩建 。从乾隆13年四月开工,包括大殿、前报殿、宫门、配殿、朝房等新建房间338间,耗费白银91300余两 。外戚恩泽富察氏一族在乾隆朝以后族之故,一门朱紫,出将入相,更臻于鼎盛之势 。皇后胞弟傅恆年未而立即位登首辅,二十余年中,出将入相,活跃在乾隆朝政治和军事舞台,在推动乾隆盛世形成的过程中,贡献甚鉅,乾隆帝对其评价之高,恩宠之异,罕有人及 。乾隆也丝毫不掩饰自己施恩外戚是因为皇后的缘故:“朕之加恩傅谦兄弟者,乃因皇后加恩,并不因其为大学士公傅恆之兄弟也 。即大学士公傅恆之加恩,亦由于皇后,而况其兄弟乎 。朕为天下主,何事非秉至公,何事能逃明鉴 。”孝贤皇后的侄子福康安,自幼被乾隆带到内廷,亲自教养,视如己出 。事见《清实录》[2]:“福康安由垂髫豢养,经朕多年训诲,至于成人” 。这一事实在福康安的奏摺中也有印证:“窃奴才幼叨豢养,长沐生成,四十年来,备蒙劬育隆恩,实难殚述……” 福康安长大成人以后,乾隆对他更是委以重任,生前封贝子,死后赠郡王,成为一代宠臣之最 。益睠芳蹤乾隆帝在皇后丧满日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赋》 。《述悲赋》是一篇悲怆的诗歌佳作,记述了皇后富察氏美好的品德和夫妻间的恩爱、理解、休戚与共的生活篇章,是一曲绝妙的交响曲,是一首动人心弦的“长恨歌”,被载入《清史稿》 。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是孝贤皇后生前的寝宫 。为了能使自己时常回到与爱妻在一起的回忆中,乾隆帝下令保留长春宫孝贤皇后居住时的原陈设,凡是她使用过的奁具、衣物等,全都保留,一切按原样摆放 。并将孝贤皇后生前用的东珠顶冠和东珠朝珠供奉在长春宫 。每年的腊月二十五日和忌辰时,乾隆帝都亲临凭弔 。这种陈设和做法保留了40多年,直到乾隆60年才下令撤掉,允许其他后妃们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