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在观音收服的众人中,他的任务与孙悟空等人是不同的,其他三人是“做个徒弟”,而他却是“做个脚力”,这个角色便决定了他除了在鹰愁涧与孙悟空斗法和在宝象国斗黄袍怪外,再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了 。但是,正如观音所说:“你想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水千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 。”在过流沙河讨论背唐僧过河时,更是借八戒和悟空之口,指出驮唐僧之难 。而白龙马确实是唐僧的忠实承载者,默默地承担起这个艰巨任务,其作用可谓大矣,其功劳可谓高矣 。原着记载在西游取经事件的相关材料中,白龙马形象的形成大致有一个发展过程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这样的记述:明日日欲下,遂入草间,须臾彼胡更与一胡老翁乘一瘦老赤马相逐而至……胡翁曰:“师必去,可乘我马 。此马往返彼吾已有十五度,健而知道 。师马少,不堪远涉 。”法师乃窃念在长安将发志西方日,有术人何弘达者,诵咒占观,多有所中 。法师令占行事,达曰:“师得去 。去状似乘一老赤瘦马,漆鞍桥前有铁 。”既睹所乘马瘦赤,漆鞍有铁,与何言合,心以为当,遂即换马 。神化色彩在这里,唐僧的坐骑已经被赋予“神化”色彩,而且还强调了老赤马对西行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赤色”也为以后的火龙形象以及白龙马在《西游记》中承担的五行“火”的角色定下了调子;宋代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入九龙池处第七”,有猴行者与“馗龙”斗法一节,这和《西游记》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的情节颇类似 。但在《诗话》中斗法的结果是“困龙半死,隐迹藏形 。
文章插图
猴行者拘得背筋,结条子与法师系腰 。”这里只是将龙筋作了法师的腰带,并没有龙化为马的事发生 。但“法师才系,行步如飞,跳回有难之处 。盖龙脊筋极有神通,变现无穷 。三藏后回东土,其条化上天宫 。”这龙筋也和白马一样起到了方便脚力的功用,而且龙筋最终“化上天宫”也算是成了正果;《太平广记》所收录的唐传奇有《李靖》一则叙述卫国公李靖乘青骢马升天替龙行雨,龙因失误降雨过多而使罚的情节与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火龙因行雨差迟而险些被斩颇有联繫;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二本第七出“木叉售马”中出现的火龙三太子一出场便自述道:“小圣南海火龙,为行雨差迟,玉帝去斩龙台上,施行小圣”,而当观音知道他是“南海沙劫驼老龙第三子”后,便要“朝奏玉帝,救得此神,着他化为白马一匹,随唐僧西天驮经,归于东土,然后复归南海为龙 。”这段情节已经和《西游记》第八回的观音点化玉龙的情节很相似了 。龙马与白龙马但是,《西游记》中,龙马的形象有了较大的变化,火龙成了玉龙,受罚的原因也由无意的“行雨差迟”变成了故意“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自己的父亲“表奏天庭,告了忤逆” 。同时作者还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白龙马的地位 。在此之前,白马在取经途中主要作用就是乾体力活-驮唐僧或者经卷 。
文章插图
白龙马除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那匹识途的赤色老马外,宋代志盘《佛祖统记》“二祖三藏玄奘法师”条也叙述了“祗罗国王赐(玄奘)青象、白马,以助驮载”,另外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经过女人国处第十”叙“女王遂取夜明珠五颗,白马一匹,赠与和尚前去使用 。”而在《西游记》中,白龙马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扮演着脚力的角色,即“驮负圣僧来西”和“驮负圣经去东”,但是在危急关头他仍会挺身而出,显出英雄本色 。如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中,唐僧被诬,悟空被逐,八戒无蹤,沙僧被俘,他为救唐僧,现身和黄袍怪大战一场,虽然最后落败了,却也露了挺大的脸,而且是他力主请大师兄孙悟空出山,成为扭转这一场战斗局势的关键性的人物 。同时,他虽然是脚力,但在《西游记》中已经被赋予更加丰富的意义 。诗讚在取经集体中,白龙马是在孙悟空之后第二个到唐僧身边的,若仔细计算起来,除掉孙悟空因斗妖搬兵或被误会逐走的那段时间,白龙马实际上是走在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整个西行路上的是是非非皆在他的眼中,而大部分时间他却又是默默无语 。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述的观音传说中,“八部龙王日夜涌潮”帮助观音去南海普陀成了正果 。而在《西游记》中,却是观音点化玉龙,由“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的有罪之身,成了正果,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