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发酵专业创建于1958年原北京轻工业学院 。1984年成立食品工程系 ,  2002年更名为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是陕西科技大学办学历史上较长的院系之一 。2015年3月10日 , 学院更名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基本介绍中文名: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二级学院
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药物製剂、製药工程、乳品工程
院系设定: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工程系、药学系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学院简介近十年来 , 学院在专业设定、办学规模和条件、办学层次、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学院现设三个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和药学系;五个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生物工程、药物製剂和製药工程 。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4年被陕西省政府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  拥有1门省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 。设有发酵工程、生物化工等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 , 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等一级硕士授权点2个 , 设有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化工、发酵工程和製糖工程等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 。设有农业部国家果蔬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陕西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食品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目前 , 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3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 , 其中教授18名 , 副教授14人 , 博士、硕士生导师25名 , 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名 , 80%的教职工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近年来 , 学院教师承担纵向横向科研项目86项 , 其中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十五” 、“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等8项 , 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 , 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项 , 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 。学院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 , 食品科学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 生物化工以及发酵工程等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 现招收食品科学 , 生物化工 , 发酵工程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5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 同时还招收食品工程和生物工程的工程硕士研究生 。目前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总计1000余人 。学院的研究领域涉及粮油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 , 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 , 功能性食品研究、生物反应器 , 现代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研究与新食品资源开发 , 生物发酵工程技术 , 生物製药 , 天然药物研究与结构修饰等 。为更好服务于陕西经济建设 , 学院建成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陕西科技大学食品工业研究所 , 为学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与企业的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3名 , 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25名 , 教授14名 ,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7名 , 博士、硕士生导师23名 , 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名 , 学校学科带头人1名、学术带头人4名 , 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3名 , 教学团队带头人4名 , 校级教学标兵1名 。近年来 , 学院先后引进博士、硕士等13人 。有3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学院为青年教师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画 , 指定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中年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他们的导师 , 逐步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科研概况学院目前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厅局级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 , 其中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西部奶业开发与安全性检测示範项目2项 , 国家科技部果品安全性检测与评价体系示範项目1项 , 省部级项目9项 , 厅局级项目23项 , 承担公司、企业横向科技开发项目10余项 。近年来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6项 , 获国家专利8项 。近期正式出版专着、教材30余部 , 发表论文400余篇 , 完成各级科研项目60余项 。许多项目也形成产业化 ,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中“迷迭香抗氧化剂”、“活性乳酸菌产品”、“大豆发酵饮品”、“蔗糖多酯型代油脂的合成及套用”等项目学术水平高 , 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研项目:1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位吸附发酵生产香兰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西北农区(陕西)奶业现代化生产示範项目子课题—特色生物活性乳品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範国家“十五”重大专项3西北农区(陕西)奶业现代化生产示範项目子课题—鲜奶质量快速检测关键技术集成与示範国家“十五”重大专项4苹果(食品)安全性示範项目子课题—苹果农残及重金属分析检测与HACCP体系国家“十五”科技专项5苹果(食品)安全性示範项目子课题—苹果套袋安全性与HACCP体系国家“十五”科技专项6微胶囊化姜黄色素的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7嗜酸乳桿菌LAJ90菌株发酵代谢产物分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8鸡卵黄特异性抗体分离纯化及鸡蛋综合利用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9食品安全性免疫检测抗体技术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0天麻代料栽培及天麻素的形成条件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1中草药超临界萃取工程中心建设项目佛山市科委项目12超细羟基磷灰石晶料尺寸的热力学控制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3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法製备及可降解纳米微球研製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4仙人掌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5陕北荞麦植物中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6乳用生物发酵菌製剂及功能性乳製品开发陕西省科技厅17苹果渣改型膳食纤维化学组成与结构的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8甘薯糖蛋白分离及纯化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9中草药现代分离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建设佛山市科委项目20醋酸菌PDE及应对功能性食品—纳塔合成影响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21甙元型大豆异黄酮发酵法製备及纳米微球的研製陕西省教育厅专项 22β—葡聚糖生产菌种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23啤酒废酵母中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24特效性食药用真菌的选育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25大蒜油微胶囊生产工艺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26果胶酶的菌种诱变选育及其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27直投式酸乳发酵剂的研製陕西省教育厅专项28用大豆胚芽製备大豆异黄酮、皂甙及胚芽油工艺技术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29利用微波能脱去板栗外壳的新工艺、新设备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30鱼精蛋白工程化研究西安市科技计画31甘露低聚糖酶法製备与套用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32桑黄抗癌菌株的选育及培养条件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33酶标IgY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大肠桿菌O157H7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学院仪器分析中心仪器情况说明编号 设备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数量 状态 1蛋白质纯化液相色谱系统AKTA10美国通用(GE)1正常使用2高效液相色谱仪(北分瑞利)SY-4000K北京北分瑞利1正常使用3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1525-2487-2420美国waters1正常使用4近红外光谱仪V-N22德国布鲁克1正常使用5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1200LC美国安捷伦1维修中6纯水製造系统UPHW-IZ-90T上海优普1正常使用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54PC上海光谱1正常使用8高压均质机HP-4L兰州喜高1正常使用9萤光分光光度计970CRT上海精密光学1正常使用科研成果由该院承担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西北农区(陕西)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範”子课题——新型高活性乳酸菌奶粉的研製成功在陕西神果、西安银桥等大型乳品企业实现产业化 , 解决了陕西奶农卖奶难的问题 , 对提高农民收入 ,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并获发明专利二项 。在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时 , 由董文宾教授承担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西北农区(陕西)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範”子课题——牛奶质量快速检测技术 , 先后有2004届、2005届毕业生王银娟、朱艳、林洁等5人参加了以科技创新为目的的论文工作 , 共完成鲜奶快速检测方法18种 , 获国家发明专利二项 , 这一成果得到了新华社报导 , 《科技日报》、《中国食品报》、中国奶业网、CCTV-10、香港卫视中文台等全国各主要媒体的转载及转播 。其中部分技术已被伊利公司、西安银桥公司採用 , 从源头保证了乳品质量 , 促进了奶业良性持续发展 。由04级陈杰、张翔渝等8名学生参加的“鲜奶掺假快速检测试剂盒推广项目”获得陕西省第三届“挑战杯”创业计画大赛二等奖 。由学院承担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陕西品苹果(食品)安全性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範”中的两项子课题——苹果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检测与HACCP体系、苹果套袋安全性与HACCP体系等 , 这一课题的完成 , 成功解决了陕西作为全国苹果第一大省的品牌优势 , 该成果的推广套用 , 使陕西主产区的苹果达到了绿色食品的标準 , 消除了苹果出口的“绿色壁垒” , 增加了出口创汇 。下属系部食品科学工程系1984年食品工程系在原西北轻工业学院创建 , 1985年招收食品工艺专科生 , 1988年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第一届本科生 , 1999年获食品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2年食品工程系更名为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4年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以此为依託 , 2004年成立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4年获批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 , 2005年获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 同年获批①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②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4个二级硕士授予点 。现招收食品科学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3个专业的研究生及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工程硕士研究生 。2007年招收第一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 。2008年4月 , 学院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上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总计340人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现有教师21人 , 其中教授8人 , 副教授3人 , 高级工程师2人 , 讲师6人 , 助工2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 , 硕士学位12人 。教育部轻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1人 。学科带头人1名 , 学术带头人2名 , 科技创新团队2个 。博士生导师1人 , 硕士生导师10人 。本系已形成①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现代食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②以食品生物技术为主体的功能食品开发与套用研究;③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性检测研究 。三个以西部特色食品资源为研究对象 , 服务地方经济的相互支撑 , 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近年 , 本系教师先后主持、承担和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35项 , 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 ,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3项 , 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31项 。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项 , 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 , 20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 出版着作教材30部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1篇 , 其中SCI收录12篇 , EI收录1篇 , CSCD收录40篇生物工程系生物工程系是在原西北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的发酵工程专业(专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1996年获批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并招生 , 2000年获批生物化工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2年获批发酵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8.4成立生物工程系 。目前在校本科生 , 研究生总计281人 。本系现有教师17人 , 其中教授5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3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具博士学位2名、具硕士学位11名 。近年来 , 主持并完成省级及校级教改项目10项 , 其中“发酵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与特殊性”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微生物学》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06年)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生物工艺原理》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2005年); “微生物学教学新内容与新体系研究与实践”获校级成果一等奖(2005);“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研究”获校级成果一等奖(2004);“生物工艺原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生物工程概论》电子教材获(2002年)西安教育技术与网路学会优秀教材二等奖;《生物工程概论》课件获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竞赛优秀奖(2004年);“生物工程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通过陕西省教育厅鉴定验收(2005年) 。在《微生物学通报》、《西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 。药学系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系成立于2008年4月 , 设有药物製剂专业和製药工程专业 , 药物製剂专业于2001年招生 , 製药工程于2003年招生 , 目前在校生240余人 。药学系现有专业教师12人 , 其中教授3名 , 副教授1名 , 讲师2名 , 助教4名 , 助工2名 , 硕士以上学位者占60% 。随着专业建设和发展 , 建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 , 严谨治学 , 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 。药学系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 始终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套用研究型人才为己任 , 构建了校企、科研院所联合培养 , 共同完成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 突出了“多元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 。主持并完成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 。《天然药化学设计性试验》、《药物製剂综合设计实验》、《药物製剂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与体系》分别获校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 。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 。目前 , 药学系已形成生物製药、中药生物工程;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天然产物的纯化与结构修饰等多个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 。组建了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为药学系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 , 药学系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18项 , 发表论文100余篇 , 出版教材及着作10余部 。教材《现代生物製药工艺学》(化学化工出版社.2004)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