堇菜科堇菜属植物 紫花地丁


堇菜科堇菜属植物 紫花地丁

文章插图
紫花地丁(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紫花地丁(学名:Viola philippica),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 。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无地上茎,高5~10cm,果期高可达20余厘米,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蒴果长圆形,长5~12mm,种子卵球形,长1.8mm,淡黄色 。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嫩叶可作野菜 。可作早春观赏花卉 。。
【堇菜科堇菜属植物 紫花地丁】味苦、辛、寒 。归心、肝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紫花地丁
拉丁学名:Viola phillipina
别称:野堇菜、光瓣堇菜、光萼堇菜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亚门:被子植物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五桠果亚纲
目:侧膜胎座目 
亚目:山茶亚目
科:堇菜科
属:堇菜属
亚属:堇菜亚属
种:紫花地丁
分布区域:原产中国、日本、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形态特徵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14厘米,果期高可达20余厘米 。根状茎短,垂直,淡褐 色,长4-13毫米,粗2-7毫米,节密生,有数条淡褐色或近白色的细根 。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片下部者通常较小,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4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具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有时仅下面沿叶脉被短毛,果期叶片增大,长可达10余厘米,宽可达4厘米;叶柄在花期通常长于叶片1-2倍,上部具极狭的翅,果期长可达10余厘米,上部具较宽之翅,无毛或被细短毛;托叶膜质,苍白色或淡绿色,长1.5-2.5厘米,2/3-4/5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边缘疏生具腺体的流苏状细齿或近全缘 。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花梗通常多数细弱,与叶片等长或高出于叶片,无毛或有短毛,中部附近有2枚线形小苞片;萼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附属物短,长1-1.5毫米,末端圆或截形,边缘具膜质白边,无毛或有短毛;花瓣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侧方花瓣长,1-1.2厘米,里面无毛或有鬚毛,下方花瓣连距长1.3-2厘米,里面有紫色脉纹;距细管状,长4-8毫米,末端圆;花葯长约2毫米,药隔顶部的附属物长约1.5毫米,下方2枚雄蕊背部的距细管状,长4-6毫米,末端稍细;子房卵形,无毛,花柱棍棒状,比子房稍长,基部稍膝曲,柱头三角形,两侧及后方稍增厚成微隆起的缘边,顶部略平,前方具短喙 。蒴果长圆形,长5-12毫米,无毛;种子卵球形,长1.8毫米,淡黄色 。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生长习性性喜光,喜湿润的环境,耐荫也耐寒,不择土壤,适应性极强,繁殖容易,能直播,一般3月上旬萌动,花期3月中旬至5月中旬,盛花期25天左右,单花开花持续6天,开花至种子成熟30天,4月至5月中旬有大量的闭锁花可形成大量的种子,9月下旬又有少量的花出现 。
堇菜科堇菜属植物 紫花地丁

文章插图
产地生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 。在庭园较湿润处常形成小群落 。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