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工智能?简单的人工智能发展史( 二 )


关于图灵机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解,这关系到图灵当初为论证可计算的数时提出的抽象的“计算机器”,然而我们在详细的了解了图灵机的运作过程之后你就会明白,图灵机实际上是指一台机器的一个特定的运行过程或使用方式,包括对初态和终态的划分,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机器 。
这里有更多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计算机不是只会 “计算”,图灵机也不是一台“机器”、图灵机的运作过程 。
这里有些抽象,本就是因为图灵机就是图灵抽象出来的,不必深究,但是这种让机器用于证明计算的方式一直被后来的科学家沿用,影响深远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图灵机,再来看看另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其中就包含了图灵测试 。
机器能思维吗?
如果他们发现一只鹦鹉可以回答一切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宣布它存在智能 。—?狄德罗
其实早在1637年,笛卡尔就预言了图灵测试 。笛卡尔指出,机器能够与人类交互,但认为这样的机器不能作出适当的反应,但是任何人都可以 。因此,笛卡尔借此区分机器与人类 。笛卡尔没有考虑到机器语言能力未来能够被克服 。其实哲学家们很早就开始探讨这一问题,有唯心和唯物两种观点,但是一直在争论之中 。没有人去真正的找到一种证明的方法,直到图灵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 。
1950年,图灵在 MIND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计算机器与智能》(and )的论文 。文中他预言了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图灵测试用于定义“智能”这一概念,最后对机器能否拥有思维这一问题有异议的不同声音进行了回答 。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关于这篇论文的译文可查看计算机器与智能 。
通过译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图灵希望通过一种游戏的形式来回答“机器能思考吗?”这个元问题 。文中介绍的测试场景是这样的:
这个游戏需要三个人来玩,一个男人(A),一个女人(B)和一个男女皆可的提问者? 。
提问者呆在一个与另外两人相隔离的屋子里,游戏的目标是提问者要判断出外面哪个是男人,哪个是女人 。
问者用标签X,Y指称外面的两个人,游戏结束时,他要说出“X是A,Y是B”或者“X是B,Y是A” 。
提问者C允许向A和B提出下面这样的问题:
现在假如X实际上是A,那么A必须回答 。A在游戏中的目标是努力使C做出错误的判断,他的回答可以是:
为了排除声音帮助提问者得出结论,问题的答案应该写出来,最好是打出来 。理想的安排是,让两个屋子用远程打印通讯,也可以通过中间人传递答案 。而B在这个游戏中的任务是努力帮助提问者,她的最优策略可能就是给出正确答案 。她可以在她的答案中加入“我是女的,别听他的”这样的话,但是这并不能提供更多的帮助,因为男人A同样也能做出相似的评论 。
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机器代替A,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同与两个人玩这个游戏相比,提问者判断错误的几率是否发生变化?这个问题取代了原问题“机器能思考吗? ”
图灵测试的意义有多大呢?尽管如今有很多组织、团队宣称自己通过了图灵测试,但是当那个所谓的“智能”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实际上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知道它并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存在想人一样的智能 。
计算机首次通过图灵测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图灵测试该升级了 。–知乎
下面是一个关于2208年图灵测试的漫画:
玩笑的同时,我找到西瓜书的作者南京大学的周志华教授有这样一段话:
“对图灵测试的一个重要反思就是它可能混淆了 cheat human 与 think like human 的能力,做到前者并不需要能做到后者 。这催生了替代图灵测试的维诺格拉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