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是用混凝土泵或泵车沿输送管运输和浇筑混凝土拌合物 。是一种有效的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方式,速度快、劳动力少,尤其适合于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从1907年开始就有人研究混凝土泵,1932年荷兰人J.C.库依曼製造出卧式混凝土缸的混凝土泵,有了实用价值 。第二次大战后在欧美得到推广 。50年代中叶联邦德国研製了液压操纵的混凝土泵,工作性能大大改善 。60年代中叶又研製了混凝土泵车,机动性更好 。中国在50年代就套用混凝土泵,但大规模套用是从1979年在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上开始,此后在中国的高层建筑上得到推广 。1986年上海的商品混凝土已有86%是泵送的 。混凝土泵分挤压式泵和活塞式泵,多用后者 。根据混凝土泵能否自己行驶又分固定式、拖式和混凝土泵车 。后者能自己行驶,便于转移工地,车上还装有三节能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桿,能将混凝土拌合物直接运至浇筑地点,施工十分方便 。活塞式泵主要由料斗、液压缸和活塞、混凝土缸、分配阀、丫形管、沖洗设备、动力和液压系统等组成 。其中分配阀是重要部件,有各种型式,其中闸板式、管式性能较好,套用较多 。输送管可为钢管、橡胶管和塑胶软管 。钢管每段长3m,常用者为φ100、125和150mm,还配有45°、90°等弯管和变截面的锥形管 。布管时应儘量减小混凝土拌合物在管中的流动阻力 。
基本介绍中文名:泵送混凝土
简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混凝土泵通过管道输送拌和物的混凝土 。要求其流动性好,骨料粒径一般不大于管径的四分之一,需加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在泵送管道中离析和堵塞的泵送剂,以及使混凝土拌和物能在泵压下顺利通行的外加剂,减水剂、塑化剂、加气剂以及增稠剂等均可用作泵送剂 。加入适量的混合材料(如粉煤灰等),可避免混凝土施工中拌和料分层离析、泌水和堵塞输送管道 。泵送混凝土的原料中,粗骨料宜优先选用(卵石) 。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是目前最常採用的施工方法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关係重大 。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施工对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够精确,在一些特殊地区配合比的设计仍然循规蹈矩,致使工程事故频发 。另外,泵送剂并不是灵丹妙药,在特殊环境中泵送剂的性能会发生某些改变,这些问题都是急需要研究与解决的 。所需材料水泥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準《通用硅酸盐水泥》 ( GB 175-2007/XG l-2009)的要求 。骨料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于1:2.3; 对卵石不宜大于1: 2.5; 泵送高度在50~l00m时,宜在1: 3~1:4;泵送高度在lOOm以上时,宜在1:4~1:5 。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準》(JGJ 52-2006)的规定 。粗骨料应採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细骨料宜採用中砂,通过o.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 。拌和水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準《混凝土用水标準》(JGJ 63-2006)的规定 。外加剂泵送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準《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套用技术规範》(GB 50119-2003)、《混凝土泵送剂》(JC 473-2001)和《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03)的有关规定 。粉煤灰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套用技术规程》(JGJ 28-86)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配合1)水泥用量较多,强度等级C20~C60範围为350~550kg/m3 。2)超细掺合料时有添加,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水泥和降低造价,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矿渣、沸石粉等掺合料,水泥和矿物参合料的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 。3)砂率偏高、砂用量多,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便于运输、泵送和浇筑,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比普通流动性混凝土增大砂率6%以上,约为38~45% 。4)石子最大粒径,为满足泵送和抗压强度要求,与管道直径比1∶2.5(卵石)、1∶3(碎石)~1∶4、1∶5 。5)水灰比宜为0.4~0.6,水灰比小于0.4时,混凝土的泵送阻力急剧增大;大于0.6时,混凝土则易泌水、分层、离析,也影响泵送 。6)泵送剂,多为高效减水剂複合以缓凝剂、引气剂等,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影响,因而对裂缝也有影响 。温度裂缝原因和特徵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 。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通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 。1.2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 。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的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形成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形成的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关,在一定尺寸範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危险性也越大,这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 。1.2.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选用a.水泥品种选择和水泥用量控制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产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 。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再有,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 。因此,在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可用56天或90天抗压强度代替28天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强度 。b.掺加掺合料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 。特别重要的效果是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之后,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 。1.2.2施工工艺改进a.搅拌工艺採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结构緻密、粘结力增大,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10%或节约水泥5%,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裂缝 。b.振动工艺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 。c.养护工艺为了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确保混凝土质量,减少裂缝,养护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工序,必须切实做好 。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 。处理措施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鏽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 。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嵌缝法,结构加固法 。2.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 。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採用在裂缝的表面贴上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2嵌缝法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胶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防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2.3结构加固法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採用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 。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採用预应力法加固、贴上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技术要求试验室根据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并通过试拌,再结合砼成品调整配合比后给各单位制定统一配合比 。试验人员根据现场大堆料的含水率确定施工配合比 。另外,配合比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泵送混凝土的压力泌水率S10不宜大于40%;②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选用应考虑坍落度损失值,泵送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不宜小于80mm;③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38-0.5;④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8%-45%;⑤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 。对特殊砼外加剂必须按规定添加,用固定容器确定掺量,专人添加,不得漏加或多加,以免影响砼性能,并根据外加剂性能,确定是否以溶解液加入 。对外加粉煤灰的掺加量应严格控制,其掺加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砼的颜色 。成品保护1、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严禁踩踏钢筋 。2、在拆模或吊动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 。3、振捣混凝土时保持好钢筋位置,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盒及预埋件和洞口位置,振捣时应注意不得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 。4、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派专人看护钢筋和模板,同时应注意混凝土不得污染钢筋,对钢筋应採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泵管口套用挡板,防止混凝土直接落在钢筋上,如有污染套用钢丝刷或湿布及时进行擦拭清理,有偏移的钢筋应及时扶正就位 。5、在浇筑完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严禁上人行走和堆放重物,特别是楼梯踏步的表面要採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6、冬期施工在已浇的楼板上覆盖保温材料时,要在铺的脚手板上操作,儘量不踩踏出脚印,或随盖随抹,将脚印处搓平 。注意1、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 。2、穿墙管外预埋止水环的套管和止水带,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将位置要固定準确,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下料厚度,在墙柱混凝土浇筑前一定要先铺一道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防止混凝土出现蜂窝、露筋、孔洞的产生 。混凝土振捣手必须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 。4、墙柱的模板内杂物要清理乾净,防止混凝土出现夹渣、缝隙等缺陷 。质量记录1、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商品混凝土的出厂合格证 。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及强度评定 。3、分项工程及验收批的质量检验评定 。4、隐检、预检记录 。5、混凝土的施工记录;冬期施工记录;测温记录 。6、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环境保护1、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临边及高空作业时必须按要求系好安全带 。2、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用电机、电线和操作架的安全可靠性;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振捣手必须戴绝缘手套 。3、施工用电线必须架空铺设,夜间施工时应事先做好照明準备,要有足够的照明,以满足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施工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接线,并要有值班人员到场指挥 。4、冬期施工时,应注意在混凝土输送前,一定要检查泵管内是否有冰块堵塞,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採取升温措施的施工区域内严禁有易燃物品,并要有专人看护和灭火设施要齐备 。5、在混凝土搅拌站附近要有清洗用的沉澱池,并定期进行清理,施工产生的污水均必须经过沉澱处理后,方可外排 。混凝土输送泵车清洗的污水也必须排入沉澱池内 。6、工地大门口必须设定清洗池,所有出入车辆,必须进行清洗后,才能进入城区街道 。7、施工现场的砂子、水泥等易被风带走的细小颗粒材料,必须进行有效的覆盖,防止产生扬尘,污染空气 。